好牌打烂愧对前辈——《攀登者》
今天聊聊电影《攀登者》。
片名The Climbers (2019)。
2019年的国庆节可谓是大片云集,大量影片集中在这个时间段上映,其中不乏高质量主旋律影片。
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集中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上映,极大地激发了观众们高涨的爱国热情和观影兴趣。
一同上映可以形成浩大声势,也会被观众们拿来一同比较。这一比较自然就分出了高下,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影片中,《攀登者》是最令人失望的一部,评分将将及格。
《攀登者》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第一次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北坡成功登顶,第二次是15年后,中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成功挑战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登顶分南坡北坡两条路线。
南坡在尼泊尔境内,登顶难度系数略小,北坡在中国境内,登顶难度系数更高。而在1960年登顶前,只有外国人通过南坡首次登顶珠峰,他们扬言,从中国一侧是不可能登顶成功的!
1960年正是将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中国也才能向世界庄严宣布:“我们伟大勇敢的中国人民,登顶了珠穆朗玛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留下影像资料,登顶成功饱受争议。
15年后,经过精心酝酿准备,1975年5月27日下午14点30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成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像资料。同时在珠峰海拔5600~6300米区域,10个三角点上10部经纬仪同时瞄向珠峰,经过精密计算,得出8848.13米的精确数据,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一组熠熠闪光的数字。
2005年5月22日,中国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的岩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冰层厚度3.50米。
【中国梯是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架起的一座高近6米的金属梯,它承载着中国人对珠峰的探险历史。2008年5月27日,在珠峰海拔8700米的高度上挺立了33年的“中国梯”,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于27日被带到拉萨,收进珠峰登山博物馆。】
按理说,只要将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如实地拍摄出来,电影就不会太差。
可实际上,《攀登者》只是取了历史故事的壳子,剩下的就是出品方的随意臆想,为了加入一些感情戏,生硬地进行拉郎配,让原本可以令人感动的严肃题材,变得有些儿戏。
当充满民族自豪感的真实优秀历史故事被魔改时,观众们自然会感到失望,特别是还整出了一个令人无比失望的剧本。
影片将注意力集中在角色本身,没有考虑时代背景。
如果加上和苏联、尼泊尔、印度外交方面的历史背景,影片会更有厚重感。这里有和苏联关系的由热转冷,和尼泊尔的边境领土争议,和印度登山队的登山竞赛,内容太丰富了。
当然这些可以看成是影片的加分项,如果不拍就当出品方的眼界小,也不算是错。
影片将大量笔墨集中于角色的谈情说爱,似乎不整点儿儿女情长就不能拍好电影一样,这就显得十分市侩。如果编的好看那也就罢了,偏偏编的十分做作,这叫人如何看得下去。
真实历史中,潘多1975年5月27日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
我查了一下资料,她的攀登过程可谓十分惊险,期间还有丈夫的支持帮助,如果将他们的爱情故事穿插在影片之中,可以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攀登者》偏偏不好好寻访历史素材,凭着感觉魔改人物感情戏,结果自然不会好看。
看看公安部拍的《湄公河行动》、陆军的《战狼》、海军的《红海行动》、消防的《烈火英雄》、民航的《中国机长》,再看看这部《攀登者》。我真心觉得这部影片不应当赶在国庆的重要时期上映,出品方除了完成任务,剩下的就是在透支主要演员们。
看到一句十分中肯评价:影片预算都紧到请李仁港了。
李仁港的水平本来就不是一流导演,算到三流导演估计勉强可以。好在他胜在便宜听话,出品方让怎么改本子就怎么配合,还能够按期交稿。作为香港人,他自然不会理解火红年代、集体主义、民族信仰这些激动人心的存在,他脑子只有些儿女情长完全可以理解。
需要背锅的是出品方,原稿剧本被魔改后,出品方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政绩工程。
只能说,一个这样的出品方就可以轻易抹杀无数中国电影人的多年努力。李仁港并不需要为影片道歉,他就是这样的水平,需要道歉的是出品方。
他们要向前辈道歉、向演员道歉、向观众道歉。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攀登者》能够反映出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流浪地球》《哪吒》这类爆款影片都经过几年打磨,才能收获巨大成功。而《攀登者》从立项到上映不过一年,除了剧本令人无语外,影片的特效还是值得肯定。只要相关产业成熟了,这样以后制作快餐式的流水线作品应该不成问题了。
魔改历史消费观众,
好牌打烂愧对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