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不禁回顾自己人生的历程。
从高中开始就注重学业成绩,一门心思都在学业上,大学里几乎就是靠着15岁上高中前积攒的人际交往经验和交往模式在自动化运转着自己的脑袋和身体,没有很好的觉察,在大学自认为自己的长处是人际交往,其实是有勇无谋罢了。
虽然母亲从小直至我初中阶段几乎是用“恐吓”的方式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恐吓方式包括时时让我关注街上的乞丐,言辞间就是不好好读书就得去当乞丐,还包括在我们面前说村里谁谁谁不好好读书,未婚先孕,只能做苦工,失业了只能等着老公给钱,可偏偏老公也是个呆瓜。大抵这就是我妈的教育方法,我妈妈对表情和对事件的描绘是形象生动的但言辞中没有体现出对他人的鄙夷只有体现出她觉得那样的苦日子非常可怜,希望我们姐妹不要过那样的日子,so,一定要好好读书!
听我妈说,我太姥爷是地主,在那个年代受不了那种苦(你懂的)而上吊自尽了,那时候已经身无分文,是我外婆给找的草席子包裹后草草安葬,我外婆应该是享受过一点点“地主家的余粮”生活随即面临着这样的坎坷境地,就更不用说我妈的小时候了,成分遭人鄙夷,家境破败,寄人篱下,辗转颠簸。从我妈的坎坷破落成长环境和认知水平来说,能够如此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可能就是来自阶层摔落的恐惧和焦虑吧!至此我才深深地佩服那些敢于突破阶层进阶的女性,可能有的靠自己的努力创事业,有的靠出嫁等方式,虽然方式方法有待考量,但是她们都是一群非常勇敢的女性。
妈妈希望我们姐妹们能够有不一样的生活。尽管妈妈用的“恐吓”方式不是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但也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我听从了妈妈的指引,带着摔落“凡尘”的恐惧努力读书,时至今日我还是非常感恩妈妈的“恐吓”。
可能也是因为太过强调读书,别人是高中开始注重学业,而我是从初中就注重学业并且只读教科书努力每门功课接近满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是带着15岁以前的人际交往经验以及广博杂的课外阅读进入大学、进入职场,而我是带着12岁以前的人际交往经验和空白的课外阅读史进入大学和职场的。可想而知,这3年初中和3年高中的空白人际交往经验和空白课外阅读史既成就了我的学业(虽然不是清华北大的水准,只是国内一类本科,却也让我有非常高的自我认同感)也同时铸就了我后来职场上升的瓶颈而且离谱的是,我到现在才知道才总结出我出现瓶颈的真正原因。
如今我鬼使神差地做幼儿教育,难道不是在弥补我内心的缺憾吗?回顾中我才知道,为何我在幼儿园中的理念是如此强调人际交往、关系互动、强调社会化课堂,冥冥中我认定的人际交往其实就是我们一辈子都离不开的关系啊!包括社会关系和婚恋关系。这也无形中吻合了我的偶像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的人生三大课题,用我的话总结就是:职业(学业)、关系和婚恋(性)的解决。以及我们精神世界中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
刚开始进入职场的5年里我累计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包括工资收入、奖金和买房卖房的差价收入。这是我的总收入,这么多年没想过这个话题,现在才开始想,当时我并没有拿出这一百万中多余的钱来创业。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内心曾经的“不配得”导致的“不敢想”。其实我上大学兼职销售雅芳的时候就有想法要做化妆品公司,可是我当时的价值观就是找一份好工作,以至于到工作了5年后还是觉得要有一个大boss来认同我才是最重要的。甚至于已经开始加入创业行列5年我还觉得我应该去职场“打工”找个boss来认同我,肯定我。可见我曾经的价值感多么低下,简直是低到泥土里。
事业如何开始?如何做大?除了技巧、策略和节奏掌握,我想就是要有那种发自内心的“配得感”和“我选择,我负责”的人生态度。只有发自内心的“配得感”才敢去想,其次要给自己人生选项,就像做题的时候别人给ABCD四个选项,从选项中选,那么自己也要给自己每个阶段列出选项,同时告诉自己,无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自己彻底负责。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幼儿园的教育使命是:培养敢于追求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未来人。“敢”这个字,从毛泽东爷爷的“敢于实事求是”开始,我才知道,那个年代连实事求是都是“不敢”的。而追求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也是很多人觉得很虚很空的,连想都没想过的事。
在键盘敲打中,我感受到时间每分每秒在流逝,大学毕业22岁,至今38岁,拿什么致敬我的青春?拿“敢”这个字吧!再拿“富有创业精神”自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