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岂能浪费?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事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很喜欢清张灿的这首诗。俗事,雅事在他的笔下起承转合,像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从小时候的学生时代“琴棋书画”的恰同学少年,“诗酒花”的潇洒风流。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一辈子,一首诗,多少女人的人生轻而易举的就浓缩在了张灿这首诗里。

被迫宅在家里的2020年,才意识到有宅家的爱好是多么幸福的事。而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光阴也变得闲散下来了。那些忙碌充实的工作时间,因了疫情而被闲置下来了,辛苦半生的人,突然闲下来,没有想象的惊喜,更多的是无聊。

这一切也许是因了疫情,也许是因了老境。忽然急切的想找些事塞满工作空出来的时间。

人生苦短,岂能浪费?

“琴棋书画诗酒花”,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有意义,投资最小的浪费了。

打发光阴,从俗事中将自己解救出来,安心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比如读书,刺绣,听着音乐练瑜伽,或者和家人一起下一盘棋,或者干脆学一门乐器,在音乐和琴声里,虚度的时光也许会变得更有意义。

琴,我能想到的一定是古琴,其次就是古筝,琵琶,总感觉这样的乐器才适合我,最不济也要玩玩葫芦丝。其余的乐器要么太高大上,要么太时尚,总之不是我不配不上它们,就是它们配不上我。

我以为一个雅静的女子,一定是弹古琴或者古筝的时候,或者就是穿着民族服吹一曲美丽的葫芦丝曲。顶不济也是安静的坐在临窗的位子,听一首古琴曲也行。

一直有一个梦想,退休以后,就去寻找一处清静小院,向岁月,讨一段素锦光年。院落不在大小,不在布置的华丽,只求屋檐幽暗的灯火,树影婆娑漏下的阳光。

累了,就点上一炉香,沏上一壶茶,弹上一段古琴,远离喧嚣的尘世,守着内心的安宁,守着一方专属小天地,生活,才最简单、最幸福。

在我看来琴筝,葫芦丝从来都不是喧闹场所的主角,就如一位静默的智者,你来与不来,沉寂与喧哗,他都在那,无言胜千言。一把好琴就是一种生活。

如果没有乐器,那么聆听音乐,也是每一个人根据自身的审美情趣,内心世界的需求,自我选择的过程。

修身养性、增长智慧。琴瑟和谐的音乐能使人内心平和,也可使人气质不俗。使人烦恼不扰,使人提升修养。

古琴与古筝,同为中国传统的弹拨类乐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不少朋友会常常将它们混淆。但是,这两种乐器,在古人眼里,却是有着雅俗之别的。古人通常认为一个是“阳春白雪”,另一个是“下里巴人”。而葫芦丝在我看来却是小家碧玉,乐器中的丫鬟。

“古筝悦人,古琴悦己”。古琴与古筝的不同特性、文化内涵的不同,决定了审美风格上的差异,也产生了使用者和欣赏者上的雅俗之别。

棋,有人说人生如棋。而我却最不懂棋。略知皮毛的也只有五指棋和跳棋,但我更喜欢围棋。

不懂棋,却喜欢棋,喜欢下棋者下棋时的专注投入和好学进取。喜欢下棋的人一般最懂生活。

在我看来喜欢下棋的人大多较细心,做事有计划性且识大体。

全局观念是围棋对弈中最高的修养,不拘泥一时得失成败,总能够把眼光放的更远。

下棋者用安静,化解时光里的烦躁,不安的蝉鸣,知道生命的短暂,而尽力呼喊。

书和画,自然是每天必须做的事。但却不是别人眼里的书画,而是蕴涵在工作中的书画。每天给学生的作业,必须亲力亲为,一笔一划写就,这便是我眼里最好的书画。

疫情期间,最该读的书要数《霍乱时期的爱情》,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光怪陆离的背后其实都是生活本真。《百年孤独》是这样,《霍乱时期的爱情》更是如此。

读他的书需要阅历和经历,需要代入其中也需要跳出其外,可能这就是经典最不一样的地方吧,常读常新,不一样的阶段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同样,种种离奇的背后,原来都是拨开岁月最真实的人性。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面对自己的生老病死,是心慌意乱而不知所措的。可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两位主人公直到七老八十,他们才真正走在了一起。在船上他们第一次睡在一起。

她对他说:‘你别看。”他问为什么,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天花板。

“因为你会不喜欢的。“她说。

于是,他瞥了她一眼,看见她赤裸的上身,跟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她的肩膀布满皱纹,乳房耷拉着,肋骨被包在一层青蛙皮似的苍白而冰凉的皮肤里。她用刚刚脱下来的衬衫挡在胸前,关掉了灯。

她担忧他会嫌自己的老丑。文中的他“看见她赤裸的上身,跟想象中的一模一样。”看似很闲的一笔,道的是全在意料之中,不惊讶,更不会厌嫌。两人都明白衰老早已经如期而至,不过他们的爱情却如初放的蓓蕾一样,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唉,就在这旷世的爱情里沉迷一会吧。或许文学就是具有这种抚慰的功能,让人相信世间存有的一丝温暖,好好活一场。

对于诗酒花,而今却是辜负了的。诗,痴迷过一段时间,而今却早已搁置了。花,自然是养了一屋子的花卉,喜欢但做的不好,但到底是竭尽全力了。

酒,能喝但不喝。曾经因为心情不好,也曾借酒浇愁愁更愁过,难受的只有自己,现在遇到任何事也不会为难自己。遇见了就面对,尽力而为就好!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不自卑也不炫耀,不动声色的变好。

当努力过的生活,和努力过的你,变成了你想要的样子。你的美就被时光,真正的雕刻出来。

多数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其实,幸福应是一种“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年轻时也是个挑剔的人,凡事追求完美。而今却更多的习惯以“欣赏”,“有趣”,“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

微胖,圆润,饱满,是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也是最有福的一种状态。一个女人圆润得体,善良心慈,优雅知性,温婉感性,这才是真正的美。愿生命,一直在越来越好的路上。

一切,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快乐都是暂时,任何人在你的生活中都只是配角。幸福,是内心生长出的力量,那是一件只与自己有关的事。

到了一定年龄,才发现,通透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安静下来,变得沉默。能不发表意见的地方,绝不多说一句话。默默的变好,是余生唯一的追求。

静到沉默,也是对生命的负责与敬畏,草木之心是心灵的休憩,收获生命的愉悦。

动静都是生活的艺术,有被生活所迫,有被生命所限,对于自然世界,蝉鸣是禅,沉默也是禅。

那些低温的、稳妥的、空明的、独钓寒江的人或事物渐渐进入内心。不再慌张,不再讨好、强求。对于热烈或热闹的事物有着坚定的拒绝。 静影沉壁,清远深美,料峭独寒。习惯一个人独处时,是喜欢了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没那么简单,而我却越挫越勇。就像夏雨,落在了雷电里,是无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