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看不起到看不懂
作为一名生活在新一线城市的打工者,曾一度不敢和同事聊起我也是拼多多的重度用户。
也不是不敢,也推荐过几次。
每次都会遇到同事的莫名惊诧:“你竟然还用拼多多?那上面买的东西能用吗?”
最怕空气突然地安静······
虽然我身边也不乏几个用了之后觉得“真香”的朋友,但总体而言大家都很默契的达成共识:拼多多太low了~
确实,最早拼多多的观感并不是很好。
每一个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几年不联系的好友突然发来一条消息:“帮我砍一刀!”,然后这个好友就被从心里默默拉黑了!
然而,突然某一天,大家蓦然发现,身边拼多多的用户越来越多,从来不会网上购物的婆婆在拼多多上买了花裙子和生活用品,回到老家县城,发现年轻朋友人人都在用拼多多一起砍价,甚至开始有自己身边的朋友也开始推荐,拼多多上拼一个嘛。
拼多多被越来越多地议论,可以买苹果手机了,可以买特斯拉了!
好像曾经土味的拼多多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变得越来新潮了,曾经目标用户是五环外低端用户的拼多多也开始被一二线的普通打工者接受了。
二、为什么是它?
GMV突破10000亿元,淘宝(天猫)用了9年,京东用了14年,拼多多用了4年半。
在电商两大巨头淘宝和京东的夹缝下,拼多多竟然能悄悄长大,而且用的是一种其他电商抛弃的方式:团购!
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
之前讲字节跳动使用了tag方式,对用户做了更多维的分类,分类方式改变世界,拼多多也是,找到了对用户一个新的分类方式。
淘宝和京东对用户的分类是性别,淘宝主要针对女性市场,针对女性爱逛街的特点,淘宝的产品品类多,高中低档都有,在淘宝上网,和逛街的感受差不多,琳琅满目。京东针对男性市场,目标明确,注重一定的性价比,然后就是获得的及时性。
其实这样的分类还是太粗放了!
就拿我身边的男性女性朋友来说,绝大多数人手机上都是既有淘宝又有京东,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的电商APP。
我手机上同时有淘宝,京东,拼多多,和唯品会。当我要买一些特产比如应季水果,*地的食品,我会去淘宝上看;当我要买电子产品或者书籍,我肯定会选京东;而当我要买一些小的生活用品,我毫不犹豫会在拼多多上下单;而当我要买衣服,鞋子等,就会看看唯品会。
所以,你看如果单用一个维度去区分用户,是多么单一。
tag思维,又称棱镜方式,因为棱镜可以把白光细分为多种颜色,还原光的真实样子。
而拼多多没有复用已有的简单的男性、女性来区分用户,而是选择了另一个维度,使用了人身上的几个新的标签,挖掘出了一片被隐藏甚或遗忘的市场。
这几个标签是“笨笨”、“抠抠”、和“新新”
——以上分类方式来自《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
何为“笨笨”,就是那些对新事物学习较慢的人,在拼多多这里,主要指的是那些不会在PC上购物的人,一方面因为学习成本:需要买一台电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习成本:要学会操作电脑。
淘宝和京东都是起家于PC端,淘宝京东的迅速发展这也源于个人电脑的普及。
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如一二线城市的老人,以及三四线城市的人,他们基本生活、工作中很少接触电脑,所以上网购物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具备条件的。
拼多多的成长,也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些从来不接触电脑的人,因为有了智能手机,学会用手机上网了。
而拼多多天然就是手机端版本,而且购物极其方便,很多从来没有在电脑上买过东西的人,在用拼多多试了一次后发现:原来这么简单,而且还这么便宜!!!
对!就是这么便宜,这就吸引到了“抠抠”,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物美价廉则是我们对商品的最高称赞。
而且我们中国人还很热情,所以我们会遇到一些“捡相因”的事,会忍不住告诉亲戚朋友,于是微信群成了砍价群,大家你一刀,我一刀,好不热闹!
即使是一个亿万富翁,也不是在每一方面都很大方。比如人称股神的巴菲特最爱喝的樱桃可口可乐,一向亲自买,一次买五十打,因为这样就可以享有很好的折扣,也不用经常往返购买。估计各位朋友买可乐的时候都不会考虑折扣问题……
所以“扣扣”是每个人很多面中的其中一面,不是哪些人,而是每一个人在对待某一些事反应出来的一个特征。
“新新”是什么,就是在一些东西获取成本不高,而且也不是很费劲的情况下,都会去追求一些新的东西,这种新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一种你经常使用的东西换个新的而已,另一种就是你会尝试一些你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东西。
比如拼多多上有一款60元的可折叠成人洗澡盆销售量很好,为什么?因为对很多人而言,当成本太高的时候这个需求被遏制了,当成本足够低,这个潜在的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了。
如果要办一个我在拼多多上买过最奇葩的东西大赛,我估计能有很多参赛者,我自己就在拼多多上买了很多很多我从来都没打算买的东西,比如一些地方特产,一些奇奇怪怪的家具用品,很多时候理由就是:
太便宜了,买来试试呗!
如果说拼多多为什么能成功?那么答案可能是它找到了一种棱镜思维,对传统市场进行了重新分类。
传统的市场定位能告诉我们的是,找到特定的人群,尽可能地做所有的生意,而拼多多要做的事,不是一部分人的所有生意,而是所有人的某一部分生意,或者是所有人在所有场景下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