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年伊始,我读完了严歌苓的《芳华》,合上最后一页,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父辈一代人的芳华,动荡的年代、无处安放的青春、隐忍的爱恋以及残酷的现实全都在书中淋漓尽致的呈现。读书之前我是先去看了电影的,少了一贯的冯氏幽默,多了一份现实的沉重。几次无语凝噎,几次落泪,好想回到荧幕中抱抱小萍(书中叫小曼),给她点人间的温暖,好想告诉刘峰:“别怕,好人会一生平安”,可是真的会平安吗?为什么一个处处都为别人着想,大家都称为雷又峰的人会落得一个断臂、中晚年罹患肠癌并撒手人寰的结局?看完电影,我唯一的观后感便是好人没好报。是的,这也许太过于激进,太过于边缘化,但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并没有绝对的好人,就像萧穗子说的,刘峰这样的雷锋放在他们身边,显得那么不真实,文工团每个人甚至都盼着刘峰出错,所以当那年的“触摸”事件发生后,没有人站出来维护刘峰,并全部站上台批斗了他,除了何小曼。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深藏的小阴暗。
看完书,“好人没好报”的观后感逐渐淡化,随之而来的却是小曼和刘峰多年后的淡定随和,他们一生都没有结婚,却相伴终老,且待人温和。刘峰是爱小曼的,但也只是心,那种身心合一的爱,在林丁丁喊救命的时候就已经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但这种相伴终老的爱却是最长情、最温暖的。我们终其一生,寻求的无非就是相伴,但是事业上的压力、孩子庞大的教育支出等家庭一系列沉重的负担,都使相伴成为一种奢望。无论是孩子的相伴、还是夫妻的相伴,希望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幸福而满足的心使之成为现实。
一代人的芳华已然消逝,而后继却有新的一代芳华陆续上演。八零后在经历了“生不逢时”和“抗拒无力”的年代后,逐渐步入中年,且危机重重,面对大数据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面对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创新模式,我们尽显疲态,我们只能安慰自己:平淡是福。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这代人的芳华在大荧幕中也已走过了一半,我们在怀念自己18岁的时候,无非是在怀念那个稚嫩懵懂且心思敞亮的少年,就像萧穗子、林丁丁和郝淑文深夜喝着啤酒怀念他们在红楼中的青葱岁月一样,愿我们都能不负过往不惧未来,愿我们还是18岁那个勇敢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