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由此可见,母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占多么重要的位置,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小区里的一家理发店,我在他们家办了会员卡,我和女儿会不定期的去他家洗头。昨晚老板娘对我说:“你女儿每次来洗头,都感觉她好懂事的样子,有礼貌,又文静。我家的女儿…”,她刚说起她女儿,她8岁的女儿正好从外面玩耍回来,满头大汗,小手上、脸上都沾了一些污垢,因为热把外套脱下来抱在手上的。老板娘见状,没等小女孩反应过来就大声指责她,大概意思就是作业没完成就在外面疯到现在才回来,还弄得这么脏兮兮的。小女孩对她妈妈翻翻白眼小嘴巴里不停的小声嘀咕着,具体讲了什么,我也听不清楚,但肯定的是在顶嘴。我见此情形,突然想起我的女儿小时候,为了安慰小姑娘,顺势一下把小姑娘拉过来揽入我怀里,令我没想到的小姑娘突然情绪崩溃在我怀里放声大哭,一边不停的说到:“她是坏妈妈,她总是凶我,我讨厌她”。老板娘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马上声调低了,语气也变柔软了,从我怀里把她抱过去一边为小女孩擦眼泪一边安慰到:“刚才是妈妈不好,不该大声吼你,对不起宝贝”!我在心里为老板娘点了赞,她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知错就改,相信她也会成为好妈妈!
理发店里这一幕我相信在很多家庭中都上演过,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面对孩子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们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我们不加思索的单方面认为是孩子调皮不听话,我们甚至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这时候就会暴发和孩子之间的战争。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导致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远…
不禁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女儿小的时候,我有时很情绪化,在心情不好时面对孩子的一些无礼的要求,我也会大声呵斥、指责、抱怨她。还记得小时候当别人问她是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时,她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喜欢爸爸,理由很简单,就是爸爸不大声吼她。那时孩子虽然小,小小的心里自有一杆称,谁对她好坏她还是有分辨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回答次数多了,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孩子只喜欢爸爸而不喜欢我呢。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一些育儿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等等一些书籍,这些书给了我很多做妈妈的经验,也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不仅只需要物质上的吃好穿好,更需要我们陪伴、理解、宽容和倾听…慢慢的我开始学着和女儿友好相处,当她犯错误时,我不再大声呵斥她,而是慢慢给她讲道理,共同帮她查找犯错误的原因;当她受到委屈哭泣时,我会安慰她并抱抱她;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会陪着她一起解决困难…后来,当别人再问她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时,她会答,爸爸妈妈我都喜欢!
如今,女儿已经上高中了,我既是她的妈妈又是她的好朋友。我们会一起去游泳,一起手牵手逛服装店,一起去吃美食,一起去看刚上映的电影,一起穿″姐妹”装,一起自拍自恋,当然我们还会彼此互损…她经常会给我讲学校发生的一些趣事,太搞笑时我们像疯了一样笑得前俯后仰;当她遇到一些烦心事时,我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她,替她排忧解难!偶尔,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电脑上搞不懂的问题时,我也会求助她。多年的母女,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美丽的,这种情感没有利益之心掺杂其间。能够拥有这样一个终生不变,相亲相爱的闺蜜,是我的善报和幸福,因为体会到这种快乐和满足,所以我也衷心希望天下的妈妈,都能和女儿成为亲密无间的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