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
小时候从记事起,电影院就像是位老朋友,一点也不陌生。
90年代初,在没有双休日的周末,周日上午去爷爷奶奶家,下午从亮马桥骑车去酒仙桥的姥姥家。
那时刚有燕莎,还没有四环路,没有东风北桥,去酒仙桥的路两边全是农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上满满的全是农家肥的气息。
骑着骑着,农田突然就变成了酒仙桥的楼群,在酒仙桥商场路口向北一拐,马上左手边就看到了红霞电影院,接着右手边走不远就是电子管影院,继续走就是父母以前当老师工作过的酒仙桥二小,然后就是姥姥家了。每次路过电影院,看着门前各种夸张的手绘大海报,脑中就开始猜测大屏幕上正在上演的种种故事。
由于当时北京市供电紧张,父亲的工厂每周三停电,所以父亲周三休息而不是周日。学校有时候也会周三上午上半天课。这时父亲会骑车带我去红霞电影院,先一起看上一场电影,然后去姥姥家包饺子,晚上母亲也会过来,吃顿饺子再一起带我回家。
那时电影票好像很便宜,看电影也就成了件很平常的事。当时看的几乎都是港台武打片,大部分还停留在邵氏那种风格上,大陆产的比如《神捕铁中英》,这部片子结局是出人意料地坏人把好人一网打尽。
今天电子管影院已经随着电子管厂成为历史了,红霞电影院还得以保留下来。但是在颐堤港旁边,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这里要跑题说一下上小学第一次集体观影,当时好像才上二年级,学校组织去看电影,冒着大雨,踩过无数烂泥,同学们兴奋地看到了《邓世昌》,之前大家基本都不知道剧情和历史背景,结尾处全体同学都和主人公一起高喊着“撞沉吉野”,最后一个个泪流满面不愿离去,这么令人激动的观影体验后来再也没有了。
90年代中后期,随着学业和电影票价这两大因素,除了学校组织的集体电影外,和父母去看电影的次数屈指可数。
去得最多的是东大桥,蓝岛那边的紫光影院,片子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听到“紫光”二字时的兴奋心情了。
3501礼堂去过一次,但是印象最深。大概是某年元旦前后,电视里介绍热映的电影——《旋风小子》,”一对兄弟去少林寺学武功“。过了很多年在电影频道看重播才知道里面有林志颖、徐若瑄,反面角色里还有张震岳。
软磨硬泡地让父亲带着去看这部电影,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电影院售票处,发现要10元一张票,好贵啊,于是父亲看了看,还有一场便宜的,是李连杰演的《谁与争锋》,只要5元。于是便开心地去看《谁与争锋》了。
这个片子从头打到尾,也让人从头笑到尾,尤其是中间方世玉母亲的师兄,施展点穴的时候把一只公鸡点住了,当时笑得真哭出来了。即便事后在电影频道看了无数遍这个桥段,每次看到仍然是忍俊不禁,无比开心地回忆起在电影院里的那段幸福时光。
印象里父母很少自己主动去看电影,但是有一个例外。1997年《泰坦尼克》上映时,父母买了票去看。当时一张票可是90元的天价啊,难怪《泰坦尼克》的票房纪录一直保持那么多年。我当时虽然也想去看,但因为马上要中考了,只好哀怨地留在家复习。可能是不看电影太多年,突然看了这么一部视觉效果惊人的片子,据说母亲大人直接吐在电影院里了。
说到《泰坦尼克》号不得不提一句,妹妹知道我没看过这部片子后,对我说:“不在电影院看这部片,你会后悔一辈子”。去年《泰坦尼克3D》重映的时候,我终于有机会和媳妇 [@JeanneQ]
(http://www.lofter.com/mentionredirect.do?blogId=421039) 在大屏幕上看了这部片子,不用后悔一辈子了。效果的确逼人,估计母亲大人现在看还是会吐。
2001年上了大学,和父母看电影的机会更少了。大二春节前和母亲一起在楼下的国安剧院看了《英雄》。
2008年工作后,和父母一起去电影院看过《2012》、《建国大业》、《三枪》,这时已不同小时候了,不是父母陪我,而是我陪父母看电影了。
现在电影院越来越舒适,电影也越来越精致,不过似乎再也带不来以前周三下午,包饺子前那场电影带来的快乐了。就像再也看不到那夸张的手绘电影海报一样。一切的美丽都已定格在甜蜜的回忆中了。
个人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加关注,或搜索:摹喵居士
喜欢作者写写哪些话题,可以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