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生理正常的儿童,处于一个正常的家庭、社会环境中,早至一岁,晚至三岁左右,一定能够基本上掌握母语。但儿童到底是怎样掌握母语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却有不同的观点和假设。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假设是:
- 心理学家、行为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的“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假设
-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假设
- 语言学家、认知学家林伯格(Eric Lenneberg)的“语言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假设
之所以目前所有的语言习得理论都还是处于假设状态,是因为直到目前,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找到证据从根本上证明上述任何一种理论是完全正确或彻底错误的。
“强化理论”假设
“强化理论”假设其实是斯金纳的学习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模仿 -> 实践 -> 强化 -> 形成习惯这样的循环上升模式。把这个理论应用在语言习得上,就是说,学话期的孩子首先模仿成人的语言,成人会不断给孩子鼓励,并纠正错误 ,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反馈,最终孩子熟练掌握语言并达到流利表达。
这个假设的基础是语言是后天培养学习的结果。它的缺陷在于,如果儿童真的是通过模仿掌握语言的,那么怎么解释儿童能说出成人从来没有说过的话?毕竟语言的组合是无限的,成人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无限的组合供孩子模仿。因此必然存在什么别的认知因素,使孩子能创造、组织出自己独特的却又符合语言规则的句子。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设
与斯金纳的后天学习理论相对的,是乔姆斯基的先天理论。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设认为,儿童天生具有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的知识——即普遍语法。换言之,该假设认为,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人脑已经通过遗传先天获得了一种能力,就是在适当的条件下,任何一个生理正常的孩子都能学会自己生存环境中的那种人类语言。
这个假设的重要缺陷是:它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核心,而忽视了背景文化,也即是后天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语言敏感期假设”
林伯格的“语言敏感期假设”认为,如果一名儿童在青春期前还没有完全一门母语语言,他将永远失去掌握一门语言的能力。这种假设的依据来自对少数几例野孩的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一例是女孩Genie(化名)。这名生于1957岁的美国女孩,自一岁半起被父亲锁在小房间里,除了给予活命必需的饮食,父亲不许家里其他人进入女孩的房间与女孩接触或和她说话。当女孩十三岁被解救时,几乎不会走路,也不懂人类的语言和表情。尽管社会工作人员及学者们给女孩以各种帮助,最终女孩只学会了一些基本单词,却终生没能掌握组织句子的能力。
然而,毕竟少数的孤例很难支撑起一个可信服的理论,同时现代社会也不可能惨无人道地制造大量Genie用于科学研究,所以敏感期假设虽然很流利,但仍然处于假设的状态。
三种关于语言习得的假设各有长短。当然我们做父母的,无需关注那个假设更真,那个假设更假。三种假设对我们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都有一些指导意义。
- 越早和婴儿说话越好,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婴儿的大脑需要语言刺激;
- 和孩子的对话越多、内容越丰富,越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 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利无害,所以不必总是用娃娃语或简单的词汇和孩子沟通;
- 当孩子的话会引发严重误解时,或用词明显错误时,可以适当地纠,但不要频繁打断孩子的表达。语言重在实践,说多了,孩子自然会掌握正确的表达。
关注《阅读这事》系列的亲爱的你,我刚刚开通了头条号,专注于儿童阅读及育儿领域,介绍中、西方相关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好书推介,欢迎订阅头条号佐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