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双轨制);单轨学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分支制、中间型学制)。

三、教育制度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2、制度化教育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最早产生于欧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现代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