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头号玩家
3月30日,上映了一部叫《头号玩家》的电影,导演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上映之后,国内口碑爆炸,玩家集体高潮。
我不想说什么电影的制作如何,
电影内有多少多少彩蛋,
导演这么大年纪还怎么怎么样。
我关注的只有自己,
我为什么看着看着觉得眼眶内有什么在打转。
一位知乎网友道出了许多玩家的心声:
虽然近年来媒体对于电子游戏已经少了很多口诛笔伐,但是电子游戏的恶名仍然存在。
玩电子游戏仍然不是一个“体面”的爱好。
但我就是爱玩电子游戏,就是想要所有人都知道电子游戏的好。
1.玩物丧志
太多沉迷某件事物,最后控制不住自己而产生的悲剧,自古就有。
电子游戏也只是其中一样罢了。
这里不得不提健康游戏忠告。
有人说《头号玩家》最后来了一段政治正确:
“现实生活是唯一真实的”
“人需要经常过现实世界的生活”
有人把这些当作笑话来看,
但你确实只能在现实里才能吃饱饭。
别人说你玩物丧志,
最应该做的不是说什么你们不懂我,
而是证明自己也可以好好生活,
甚至活得比那些喜欢指手画脚的人好。
你可以狂热,可以激动,可以胸无大志,
可以不顾其他人的眼光。
但是,
好好生活总没有错,
起码你可以长命一点,多玩几个游戏。
2.最终幻想
有人把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
所谓艺术,百度上这么解释: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说白了就是提炼生活,幻想加工,表达感受。
当玩家说着某个游戏庞大的世界观,
某个游戏剧情里温馨的场景,
某个游戏里一件强力的装备。
人们会说:看,他们又在说不切实际的东西。
对,电子游戏不切实际,
电子游戏只是一群不切实际的人的幻想,
而另外一群不切实际的人沉浸其中。
但电子游戏只是个载体啊,
把某个游戏换成某本小说,
某部电影,某部电视剧也不违和。
甚至换成在现实也不违和。
《头号玩家》这部电影,在告诉所有玩家:
你的最终幻想,有一丝实现的可能,
总有一天,人们会觉得电子游戏很酷,
这些幻想出来的世界很迷人。
热爱游戏的你们没有任何过错,
只是一群热爱冒险的孩子。
3.彩蛋猎人
电影的主角是彩蛋猎人,他们想要解开游戏制作者的谜题,获得彩蛋并且掌握整个绿洲。
这是一种利益驱使。
而我们,也是彩蛋猎人,
一边在数着138个彩蛋,139个彩蛋,
甚至200个彩蛋。
那我们是为了什么狩猎彩蛋?
为什么找到彩蛋之后兴奋不已?
因为那不仅仅是彩蛋,
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
是伴随着我们成长,
教会我们要勇敢,要真诚,
那些已经深深刻在我们脑海里,
比教科书还重要,还珍贵的游戏和电影。
看电影的时候,
坐在我身旁的那些陌生人,
我们谁也不认识谁,
当我激动不已的时候,
他们也激动不已,
我的心中不禁出现四个字:
彩蛋猎人!
4.孤独患者
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割
愈合 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
活像个孤独患者 自我拉扯
外向的孤独患者 有何不可
活像个孤独患者 自我拉扯
外向的孤独患者 需要认可
无论怎么样,
我们还是幼时的模样:
天真浪漫;
热爱冒险与生活;
迫切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头号玩家》这部电影,
稍稍治疗了这些孤独患者。
5.夹带私货
不存在小姐姐,
给大家讲些游戏里不存在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