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波特战略理论的修正

        波特理论始终是个结构框架,对于集团企业,或者说是无法深入产品研究的公司或企业的确是一盏明灯。

        尽管很多管理学、经济学大师已经对其理论或者模型加以修正和补充,但对于真正的理论基础问题似乎点得不明。

        本文作者认为,首先理论和实战冲突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人们在实战中总结归纳经验,从归纳总结中演发出指导实战和理论演进两条路,这两条路再通过实践回归理论思考。这是已经获得普遍共识的过程了。

        那波特理论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实战应用。波特提出了总体的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字化函数试图提醒管理者进行经营策略的变更。但其忽略了人文的发散作用以及社会变化的模型黑天鹅事件。

        因此,在其总论上就被明茨伯格的变化应对论进行修正,在五力模型中由后来的互补理论进行补充……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对学说理论的调用化。在过去的年代,波特找到了实战的普遍共性。但随着社会经济地高速发展,有些共性规律并不适用于某类商品或某类领域。这是因为战略的调用(不论整体还是局部)耗用成本高,不适用短期商品或市场的极速变化。

        这里先说明一下,作者认为在战略调用前,应当将战略依照反应的速度和应用范围分为整体战略、局部战略、快速短期战略。无论是什么样的战略分析,都是对战略调用的前期判断。而战略的应用,是一种长期影响的过程。所以短期的变化是不适用战略的大框架思维,必须回归基础产品,在市场细分中寻找对策。

        另外,管理者要分清产品线问题和行业问题。这也应该就是许多学者鄙视蓝海战略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管理者的战略变化应该先想清楚是要变产品,还是能够改变行业环境。如果不能引领改变行业环境,或者行业长期远景不会被替代,那么应该老老实实从前端产品结构出发才比较务实。

        所以,波特理论应该在分析和选择中间加入一个产业、产品区分分析会更为完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企业战略这个词对大家并不陌生。在大学中的经济学,金融学课程中可能也都有学过一些用于研究和制订企业战略的模型,例如波...
    卡巴豆阅读 13,377评论 0 3
  • 人还是很难摆脱情绪的影响,需要用耐心用元认知能力去调整。 今天一天效率不高,也是被南京的事情搞得心神不宁。 明天一...
    lawyerxia阅读 1,410评论 0 0
  • 六点钟,这个点对于一个在大理打发过几年闲散生活的人来说,算是一个很早的起床时间了,但对于游走于中国最大城市的人...
    苍洱小小生阅读 3,161评论 0 1
  • 文 | 郭锵锵 在朋友圈,常常会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即各种对于我们这种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大闺女们而言上...
    职场妈妈郭锵锵阅读 5,557评论 11 12
  • 文|简得飞兔 图|简得飞兔 繁花似锦的时刻,悄然而逝 再美丽的花朵, 总有芳华殆尽的一刻, 生命的华章璀璨却短暂,...
    简得飞兔阅读 3,808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