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始,日子有些难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绝大多数人都困在了家里。刚刚开始的几天里,面对难得延长的假期,大家都是欢呼的,充分享受的。但随着每天疫情的发展,大家在家里的休闲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有做凉皮的,有玩套圈的,有室内旅游的,还有游戏的,都在屡屡充斥着朋友圈,显示了大多数人的烦躁和无聊。
疫情的结束,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春天的到来,相信很多人也会慢慢的放下了浮躁不安的情绪,因为逐渐明白,冬天拖欠我们的,春天一定会补偿,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
人生、命运、社会从来都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一次疫情的发生正在悄悄的改变了这个社会、行业与个人。在居家的这段时间里,你是否有停止对生活的抱怨,开始沉浸下来,思考几个问题。
一: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疫情发生之前,大家可能都有想过这样的2020:希望升职加薪,年入十万几十万甚至百万,爱情美满,周游世界。但是现在或许都只想一件事:就是活着。
也许你觉得这段话既逗趣又现实,但事实如此。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可以有任何理想,哪怕是白日梦也可以。
因为有句话说的好: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在面对未知的死亡的时候,人可能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活着”。
正如我曾经在《活着》一书的序言里所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渴望,只有在面对未知死亡的时候,人才能如此清醒,清醒的知道,什么是“舍得”,什么该“舍”,才能有“得”。
当看着那些一天天增长的灰色数字,是生命的消散。对于生命的无能为力,才让人感受活着的可贵。才真正觉得生命的美好就在于生命存在本身。
二:我们应该怎么活?
曾经历经磨难坎坷,差点命丧黄泉的我,有幸存活下来至今,这是难能可贵的。我就知道既然我死不了,那就该好好活着,尽管在过去的那些年挨过打,受过伤,受过罪,吃过苦,受过屈,忍过辱,依然选择坚强的活下去。同样的,一场严重的疫情,面对生离死别。我们是否该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修改人生的轨迹,重新去想,应该怎样活的问题。
现在的人所面对的压力都很大,房子、车子、教育养老,可是有时候却在天灾人祸面前无能为力。
那么只此一次的人生到底该怎么活呢?
前段时间圈里都流行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此生。可是后来也有有人批判这种放纵主义会毁了一个人。
可是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既然死亡迟早要来,总该想想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耽误太久吧?
比如在家呆得太久的学生,终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毫无限制的睡懒觉、上网、打游戏的时光,其实更喜欢努力一点的自己。而平时一直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家人的成年人,终于觉得多一点时间能够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共进晚餐,感受到这才是人生的幸福。
曾经以各种理由省钱、苛刻自己的上班族,可能终于觉得花点钱去看看世界,哪怕品尝一下周边的美味也是值得的。
人生真的会因为生命的短暂而产生很多遗憾,而这次疫情,给了很多人一次重新思考的机会。因为面临了新的问题,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才更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三:如何懂得知足?
在平时的时候说知足总觉得是在打击别人奋进的积极性,又像是给自己不努力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是在疫情面前,人们真的开始想知足,懂知足了。
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抱怨整日呆在家中无聊至极,但看到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半夜睡在地板上的时候,都开始沉默了吧。
开始的时候还在抱怨封路排查,当看到无数的执勤人员冒雨坚守岗位,劝阻外出人员的时候,沉默了。
开始的时候还在气愤过个年都不能走亲戚,但看到支援武汉的护士离开的时候,她的丈夫追在后面喊:“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的时候,屏幕前的你也落泪了。
所谓的知足不是努力,而是懂珍惜。
四:要学会吸取教训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说是奇耻大辱。2003年的非典如何发生的?2020的疫情又是如何而起的?
曾经某位主持人说过:什么是灾难?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疫情过后,我们这个社会、各个行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都该认真反思,不能让这次疫情付出的惨重代价又白白交了学费。
人生总是会遭遇一些事,它让人困惑,然后让人成长,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但是事情既然摆在了面前,就让我们努力的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疫情无情,人有情。这个世界仍然是充满了阳光与美好。爱与和谐。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瘟疫抗战到底,胜利永远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