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侯麦之名,在光影中体会生活的呼吸

侯麦有言:当幻想转向爱情时,直觉却并不总是跟随。

爱情应该像一罐蜜糖,或者一道潜流绿光,它本不需要合理的内容,只需在生活中心领神会。人间四季的春夏秋冬,不过是时间的一道折皱,私以为爱情不过是一种疯,满腹哲理,自由而曲折。亦如六个道德故事,四则寓言喜剧,一连串的奇遇和男女把侯麦的电影之旅编造成一个梦幻天堂,起码我是这样形容的,当我第一眼介入到《面包店的女孩》时,我就知道侯麦的潜意识里饱含无欲求的生活财富,他只需要三种东西来填满:爱情、友谊和光影。

《面包店的女孩》

光影乍现时,所有的文艺极端分子都把侯麦视作敌对者,因为他如此简洁和纯粹,毫不费力地就把生活升华成了一种艺术形态,人们都会在侯麦的电影里看到自己的侧影,一男一女,一草一木,一朝一夕,皆有痴迷之状。

如果幻想可以直达内心,那侯麦的电影则是经过无数次碰撞和交织的入口。

《绿光》中,那个为爱偏执的女人,默默等候海上升绿光的瞬间,只为得到真实的向往。

《秋天的故事》里,午后的葡萄园寂静而闲暇,神情孤僻的女人自白道:我住惯了乡下,并不爱热闹。

最直抒胸臆的还是在《沙滩上的宝莲》那句名言:你说得对,爱情就是一个梦。

《绿光》
《沙滩上的宝莲》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侯麦显然拥有和常人不一般的普世价值观,在新浪潮的轰烈革命中,他可能是最寡淡的一个。但他是个弄潮儿,近乎完美的复刻,日复一日的闲谈,散文诗的构架,男女情爱的重叠,生活至上的慵懒,仿佛整个法国社会都在一种谈情说爱的氛围中悠然自得,至于那些规则改变和电影革命,还是交给戈达尔和特吕弗吧。

有一点是很有趣的,看侯麦的电影,根本无需关注人物的名称和背景,因为他的电影不牵扯政治,也不挂钩社会实事。这大致最趋近于我们生活的理想状态,在街上遇见某人,和他说声:“你好”,便有了共同的适配语言。

《人约巴黎》

想起仲夏时分,被一片清冽和明艳的色彩包围,那是在看《夏天的故事》时,三个女人,各有风韵和趣味,男人周折往返,徘徊停滞,还是没能找到停靠在岸边的小船。沙滩的周围,是热浪和阳光的拥护,人心的中央,是莎士比亚口中相传的那一句:爱情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会走在一条平坦的道路上。

《夏天的故事》

关于我和侯麦的相识,也是一种巧遇,向来崇尚极简主义,却不想还是被侯麦的电影精神所融化,要说不现实,所有的电影都充斥着理想主义的倍增情怀,可要说真挚,没人能匹敌侯麦,他是生活的创造者,带领我们走过时间的迷茫,好一瞥生活表层下的秘密。

《秋天的故事》


偏执成性的理想家


这是我对侯麦的标注,侯麦对于未知的意外和面对境遇的抉择有种强烈的探索欲。如我所说,侯麦的电影灵魂是人们可触碰的,他似一个不谙世事却又彻悟窥破的闲人,诉说着痴男怨女们的情愫,在场景的变幻中,季节的更替中,寻求一种直达生活本质的捷径,但每一帧定格的停放,却又显示着他智者的本能意识。

这在东方的包容文化中同样能找到共存,佛亦有云: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看侯麦的电影何不如此,他始终在讲述生活的片段,人所创造的偶然和满含诗性的憧憬是他的偏执,偏执到每一处景象都是生活的原色,每一个瞬间都是理想的浮影。

《冬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简化淡入的色彩家


尽管侯麦的影像有很大一部分铺陈是为了延续某种感性的孤独,但这并不妨碍他电影文本对道德思想、哲学信仰的探索性,且一观他的镜头语言,永远也都在一片色彩的铺垫中展开。《冬天的故事》中有浅白的沙滩,《双姝奇缘》中葱郁的绿色在蔓延,《女友的男友》中四人衣着蓝绿,揭示了生活的种种矛盾和奇谈。但这必须根植在一种既定的环境中,人物随着内心的不安在游走,此时人物更像他的布景,他在阐述一种生活哲学论,如法国作家杜伽尔所说: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于是我们在侯麦的影像中,更多的是感受其中不名状情绪,在简意的画面中得到庇护,以完全不规则的形态得到生活的启示。

《双姝奇缘》
《女友的男友》


独自叹息的哲学家


评论家常斥责侯麦的电影过于平庸,也不会有突破的界限。

的确,不戏剧化就是最好的戏剧,他把寓言故事当做信仰的对立面,我们作为发现者,常常也会在他的哲学广义中找到相同的价值观。仿佛在加缪的语境中思索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意义,这本身充斥着矛盾的种子却被侯麦所抛弃。他不是一个批判者,正如他本人所说: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评判他电影里的那些人。

那些人,是经过创造后不经演变的化身,他们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情如此灵动,把象征性的矛盾简化成了一首诗。这一点,伍迪·艾伦和侯麦有相同的构造,他们的荒诞和谬论是寄生于故事之下的,同样简洁,同样明了,同样发人深省。可在外界看来,这只不过是几部电影累计下来繁复的论点,毫无新意,毫无激动,更毫无热泪盈眶。

一声叹息,只是作为作者系电影的不拘一格,关于侯麦,见仁见智。

《午后之爱》
《克莱尔的膝盖》

我始终惦念着侯麦给予我们的一切,在如今变幻莫测的时代中,我们缺乏像他这般纯粹的“传统主义者”,把生活视作一面镜子,对照着我们无以言表的心悸,在纯真渐失的年代中,侯麦的光影为我们拂去了层层迷雾,唤醒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热忱,也不断提醒着我们,生活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更在于一呼一吸,须臾之间。

《慕德家一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号“杜克电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362评论 6 54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577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486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852评论 1 3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600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944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944评论 3 44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108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652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385评论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616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11评论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798评论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5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7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34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570评论 2 3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