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后妈就有后爹,外加麻子更加不受待见
李麻子,小时候出天花落下了后遗症,身体干瘦如柴,头发又细又黄,脸上更是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麻子。小的时候好在公安局长的老爹的权威在,亲妈护体,这个劣势还没被过度的放大。见到她的人们还勉勉强强地挑个优点表扬一下,有的说这闺女真高,但实际身高远远低于同龄人。有的说这闺女真苗条,实际上像麻杆一样。但实在是没办法,总得挑个相对出彩的地方夸吧。
可天不遂人愿,这两大守护神其中之一的妈妈,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告别了人世,弥留之际反复地对丈夫说:“老李,这辈子你对我怎么样就不计较了。但闺女是咱们亲生的,她长得不好看,你可千万要好好疼她,将来找个好人家。”
李麻子父亲恨恨地点头说:“你放心,这辈子我都不会再找了,把咱们的闺女培养成人,找个好人家,你放心地去吧。”
妈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闭上了眼睛,没过几天,亲爹领着一位阿姨进门了,告诉李麻子:“闺女,这是你新妈,以后就叫妈妈。”
李麻子怎么也转不过来,大人们不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信守承诺吗,可怎么到这里就全都不作数了。李麻子一边狠命掐着自己的小手,一边犹犹豫豫地叫了声妈。
后妈稍稍弯下笨拙的粗腰,满脸堆笑地说:“大闺女啊,以后妈妈肯定像亲妈一样待你。”
亲爹说的话都不作数,更何况后妈了。没想到半年后妈生了个小闺女,和李麻子完全相反。小闺女白白胖胖的,头发黝黑黝黑的,小脸那个嫩啊,就像刚煮熟的蛋清,一掐都能出水。
而李麻子的爸爸更是见人就夸,与把她藏在家里不同的是,公安局有什么大事小情可以家属陪同的,爸爸肯定给小闺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头带蝴蝶结发卡,脚穿红色小皮鞋,身穿粉色公主裙。这发卡李麻子和亲爹要过无数次了,亲爹说了,你妹戴着好看,你戴着怎么看都不伦不类的,有点可惜了这发卡了,说话间后妈在一旁吃吃地笑着。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年,后妈又生了个小弟弟,逢人问李麻子亲爹几个儿女的时候,肯会干脆利落地说:“就一儿一女。”
不光当着外人的面这样讲,对自己的一双儿女也说这个姐姐是收养的不是亲生的,对于李麻子则是说:“不要怪爸爸妈妈啊,我们不想让你弟弟妹妹因为有你这样的姐姐而自卑或者是被人耻笑。”
这下子李麻子彻底地从亲爹的舞台撤了下来。
02 被嫌弃的她,嫁给了农村的懒汉
李麻子18岁的时候,后妈开始张罗着给找个对象,亲爹更是没意见,对于女婿的唯一的要求是要远远地,最好不在一个省,最低要求不在一个市。嫁妆自然一分不要,但也别想从他公安局长手里要去一分钱。
后妈拖老家亲戚们到处寻摸着符合条件的女婿,终于是在临市找到个懒汉,脑袋还不太灵活,家里没爹没妈没弟没妹的,这样的光杆司令正好符合条件。某日趁着大家都上班,李麻子的亲爹和后妈买好了火车票,把李麻子的随身衣服装入背包,眼见着她进了火车站。
她迈进车站的一刹那回头看自己的亲爹,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李麻子明白自己是个累赘,是老爹光鲜亮丽身份上的一抹黑,终于是除掉了,可以彻彻底底地没有负担没有需要遮羞的地方了。
那一眼她也坚定了不再回娘家的念头,她想好了,不管这丈夫多穷,只有肯干总能有出头之日吧。
李麻子下了火车,看到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老男人,穿着黑里透着白的汗衫,他原以为这是未来丈夫家的亲戚,可万万没想到这就是她的丈夫。一路上坐着丈夫的马车,翻过了一座座山,趟过了一条条河,原本就路痴的她,这下彻底是懵了圈,她知道未来的她就困在这里的。
大山困住了她,但她不能把自己困住。她和丈夫守着一亩三分地,丈夫的懒是出了名的,可他的穷更是出名,家里连个像样的被子都没有。
李麻子在忙着自家活的间隙了,见缝插针地找灵活打零工,脏活累活但凡是她能做得绝不落下。好容易在快入冬的时候做了两床新被子,买的是最新流行的被罩,一套就好,方便又漂亮。把新被罩洗了晾在院子里,临出门反复交代懒汉丈夫,早点收回来。
晚上打工回来,懒汉还在炕上睡着,新作的被子被罩都不翼而飞了。那之后类似的事情太多,但凡是李麻子赚点钱添点家用,要么被偷了要么被盗了,用她的话说懒汉看家还不如养条狗。
03 教育出三个出息的儿女
两人在磕磕绊绊中生了两儿一女,经过了太多事,事实证明懒汉是靠不住的,靠他教育子女更是没有可能。李麻子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打工,一边辅导孩子功课。可是家里的钱除了养孩子就已经非常艰难了,她想让孩子也能读上她妈妈在的时候看的那些书。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李麻子看谁家有书,就主动找到人家帮忙,不收工钱,唯一的要求就是借他们家书看一看,有的人家的书是老一辈留下的,根本没人看,索性就给了她。她的大儿子也争气,一本三国演义反复看,最后倒着数都能说出每章每节的内容。李麻子的理想是几个儿女都能考上大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家里养三个孩子都已经勉强够温饱了,读书的费用哪里来呢。老大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他先是到矿上打工,能干还头脑灵活,不断升职,直到最后成了矿长。
老二也是初中毕业了就辍学了,他没有像大哥一样去当工人,一边在家帮衬着妈妈,一边到邻村学了做豆腐的手艺,在村里开了豆腐房,生意越做越大,豆腐真材实料不添加胶,好吃名扬整个镇子,多家超市采购他家的豆腐,家里盖起来漂亮的二层小楼。
而小闺女长得漂亮,首先脸上没有麻子,个子高170多,白白净净的,刚过16岁村里就不断有提亲的。李麻子可不想女儿再吃自己的亏,每个介绍的对象,她都严格把关,她不求对方大富大贵,但求对方是个踏实能干的孩子。终于是找了一个开小车收粮食的小伙,李麻子看准了,她说这孩子虽然现在家里不富裕,可他头脑灵活,不像我们家懒汉,又懒又笨,将来一定能发家。果不其然,结婚没过几年,女婿就开了粮食收购站,而女儿也是运气好,还中了30万元的彩票,这下子女儿的小日子过飞了。
李麻子也跟着女儿搬到了城里,每次回来穿着皮衣或者貂皮大衣,脚上的皮鞋更是铮亮铮亮的。村民们有时看到李麻子光鲜亮丽回村的场景都说还记得当初她来村里,拎着小包,跟在懒汉的后面那个可怜劲。谁想到日子能过到今天这样。
而李麻子的亲爹自打她走后,再也没见过。村里也少有人知道她爹是公安局长,用她的话说,谁好不如自己好,谁有不如自己有,谁有能力也不如自己有能力,亲爹亲妈也不行。
苒藜:记录日常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