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殿山山名的传说
银殿山位于恭城之东,距县城80公里,东与富川接壤,西与平安毗邻,南延莲花,北枕湖南。巍峨挺拔,其势上凌九天,下傲群峰,属广西第二大名山。若晴空万里之日,登临绝顶鸟瞰,四周两省多县尽收眼底。
是桂林恭城境内最高的山,海拔l885米,主峰直插云霄,常年白云缭绕,冬季积雪银光闪耀,似银色宫殿,故而得名。
银殿山地形险峻,沟谷割切,渊峡比比,急湍溪流呈放射状分布。银殿之巅,孤高挺秀。正面朝南,绝壁千丈,如人微垂双臂,正襟危坐。西北面山形陡峭,怪石嵯峨,无法攀登。唯东南坡度较小,乍一看去,仿佛悬崖峭壁,若仔细探寻,随处皆有大小不等的石台。幽径曲折盘桓,若隐若现。石台之上,长满密不透风高仅齐胸的蒙山竹,因长年经劲风吹刮,竹顶平整如人工修剪。游人登山,攀竹附石而上,需经一块长约2 米、宽仅能容一人通过的石条,人谓“天桥”。桥的内侧离地约6 米,呈弧形渐起势与山腰衔接,外侧临空万丈,眩目惊心。人由桥面俯伏而过,莫不神呆意紧有如绷弦。迎面有一巨石,从石壁往外朝下伸出丈余,恰似一巨鹰从悬崖幽洞间探首振翅欲飞,人们叫它“鹰嘴石”。无人敢从“鹰背”探视。有的石崖稍可往下看,只见千年古树虬枝横斜,龙钟古拙,怪状奇形。
数历惊险方到山顶,一座崩塌残存的小庙遗址呈现眼前。据现状可判断,墙基是用灰浆砌成,木板盖顶,占地面积约14 平方米。庙中四面放着几块石板,似是碑刻但字迹难辨。此庙传是地母庙,地母即是上古神话中的西王母。
银殿山的山岚雾霭,水色山光,在恭城瑶乡人民心中,永远是一片光辉灿烂。古往今来,多少儒雅仕宦、文人骚客纷纷登临览胜,吟诗作赋,以志情怀。宋代御史周渭曾登此山时留诗:
插空峭壁白云迷,独上高巅万象低。
一路接天连楚界,两峰拔地镇南夷。
泉飞石涧游魂冷,风卷松涛匹马嘶。
踏破层崖心未折,凤凰山后鹧鸪啼。
清道光年间,曾任宾州督学训导的吴汝兰(恭城人),亦有《游登兼山》七律一首:
拔地孤峰起粤西,小中见大与天齐。
仰看阆苑情何切,梦入琅环志不羁。
几处山岚蒸蛋雨,数湾流水隔峦溪。
行人回首秋光暗,幸有陈蕃榻可栖。
根据地母灵庵上面的石刻,银殿山名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个传说:
银殿山……相传万历年间,一游方高僧云游至此,见此山大有鹤立群鸡之势,尤以西北处有一巨石,高四五丈,凸兀其间;巨石又附一小石,状似大人背小孩,俗称背仔石。石顶有清泉流出,其味甘甜,四季不竭,颇为神奇。又见峰回路转,层峦叠嶂,幽林鸟对语,晴岚鹿含梅,物蕴天地之真谛,山藏乾坤之玄机。实乃参禅修道者灵山宝地,遂在此阳择得福地两处,各建一殿宇并塑地母娘娘金身于其内。尔后招僧侣而共参诵华经,而同道从此晨钟暮鼓,朝夕参拜。忽一日高僧至井旁饮泉水,饮毕就地小憩,无意间敲玩井旁之石,突现奇迹:其石竟吐白银数锭,再敲却无。次日复敲,又吐白银数锭,再敲仍无。如此数日皆是如此,每日所得刚够僧侣香资所需。故得名银锭山。后来因“锭”与“殿”谐音,遂改名“银殿山”,沿用至今。地母娘娘金佛因受人香火,兼得山川之灵气,非常灵验,凡善男信女有求常应,故香火不断,长年金磬常鸣……
旅途路线:桂林——恭城-——三江——黄坪——黄江口——双源——银殿山(地母庙)——分开源——大地—— 黄江口——黄坪——三江—— 恭城——桂林 越野环线!新修公路环线已开通。现四驱越野车及摩托车可直达银殿山地亩庙!恭城至黄江口约50km;黄江口经双源至银殿山(地母庙)约14km;银殿山(地母庙)经分开源至黄江口约25km。【警示:道路崎岖险峻非经专业训练的车手请勿自行驾车前往】!
银殿山不仅风光迷人,山中还藏有宝藏。地下有钨、锡、铅、锌及水晶等丰富矿产,地上有野田七、草乌等名贵药材,还有珍稀动物角鸡,能取麝香的石羊,能取茸的山牛。银殿山的天财地宝,使它充满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