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职场有经验的前辈指导刚毕业的大学生,说到一句话:职场不是学校,你不能总是用在学校的思维来应对职场,没有人有义务教你。即使别人教你,你也要先拿出点诚意来做点事情。我觉得这句话讲的太好了……
我们单位现在就面临一个特别大的管理漏洞,累死骨干,闲死不干活的年轻人。首先院长考核机制里就是以备课组来捆绑考核,大家一起拿到成绩就两个人都有相同的绩效考核。初听这个理念是非常好的,大家一起合力去工作,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但是在实际招聘过来的人中,会出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态。
2024年我在招聘中还出现这样一种人,招聘面试时态度非常好,非常想进单位,说的特别好听,可是真正到工作岗位之后却又是一套。让她做什么,她都是:我不会,我没有你做的好!2023年招一个新来的老师,你让她做什么,她都不吭声,反正不给你材料,也不回复你信息,反正就是不出力,最后你就只有气的所有事情还是靠自己。
靠我自己也行,但是这个学校的机制,我所有的资料都要给她用,我的业绩才有保证,我们班考好没有用,还要他们班也考好。最恶心的是学校为了保证各班差距不大,基本上难带的班都是给我带,好带的班都是给她带。
今天为什么想起来这个事呢?!是因为儿子一句无心的话让我破防了,真的很难过。他说我一点情趣都没有,整天就是工作,弄的他每天就是跟他学习学习,都不知道人家春节都是在外面玩,我们都没有出去玩。他说的很对,每年暑假也是匆匆出去玩几天就回来了,寒假又是回老家过年,过年期间又是在家里他写作业,我整理资料……
有些话不好和领导说的那么明白,说人家偷懒,说人家素质不高,我觉得还是一个机制的问题,怎样去约束职场中这样一群白嫖党,伸手党。还有我们学校从来不像其他学校一样去指纹打卡或者扫码打卡,上下班真的全靠素质。有的不自觉的员工就是晚到早退,也没有人去过问这件事,最后也是只看带学生的成绩如何,这样的考评机制它带来的问题是累死勤奋的,他们逍遥自在还在笑你们这些老实人……考勤这件事在有的公司的确不是去考核员工重要的内容,但是作为学校而言,如果老师都不和学生一起奋战,学生有多少是自觉的。就像我们有时候跑操,看到校长主任来看,口号都喊的格外响亮一样。人的温度和情感带来的场域是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了的。你在监控摄像头里喊学生和在教室里喊学生怎么可能一样呢。
管理上其实有很多细节的学问,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强项,如果能相互学习,把人才放在擅长的位置,我想众人拾柴火焰高。有时候我喜欢说真话,很扎心,不会听的人就认为我是在说她不好,其实我是真希望她好,但是她却接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