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长沙公司正式开业,高朋满座,腾蛟起凤。我看到的是大家都特别高兴,是呀!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也特别开心。刚才前面各个公司的老总,经理已经在台上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他们的人生经历,业务生涯,销售技巧等等话题都非常精彩,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他们,让我们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给他们。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东施效颦了。说到班门弄斧,东施效颦我就想讲故事了,那么,接下来,借今天的喜庆平台我就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吧!
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一鸣惊人。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室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相传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今天新公司正式开业,我说这个故事就是希望我们各位来到这里今后在新公司一起奋斗的战友,我们也要学习齐威王,不管我们之前是怎样子的,既然来到新公司了,既来之则安之,新公司新气象,之前我们不鸣则之,来到新公司了我们就要一鸣惊人,有所作为。
接下来我就讲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我把这个故事叫做心灵感应,其实就是我们二十四孝图里的一个故事:啮指心痛。其实,我说的心里灵感应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 以孝著称。少年时家里穷,他常入山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么办好,看曾参还没有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这是母子俩亲人的心灵感应。我之前看见一个恋爱中的姑娘写了这么一句话:我的眼睛眨一下,是你在想我,我的耳朵痒一下,是你在说我坏话。这个是恋人俩的心灵感应。我说这这二个故事就是希望我们从今天新公司开业开始,我们要与这个公司融合为一体,把新公司当成自己的亲人,爱人,与它要有心灵感应,时刻心系公司,无论我们何时何地,公司兴,我们荣,公司辱,我们耻,我们心痛。时刻心里装着公司,公司是我最亲的亲人,公司是我最爱的爱人,我们时刻与它心灵感应,时刻装着公司目标和荣辱。
最后我要讲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一样从小我们就耳濡目染可,所以我就不啰嗦了,我大家都知道,说的是孟母为了孟子将来有所作为,三次迁家,前两次搬家的地方由于学习环境不好孟子在学坏,第三次孟母把家搬到学校旁边孟子跟着学校里的人爱上了学习,从而成一代圣人。我说这个故事就是希望我们一起今后在新公司环境里要让自己尽快成长。融入好的学习环境,好学多接触和学习身边优秀的人,与智者为伍 与良善者同行!
好了,今天我就讲这三个故事也是为我们新公司开业致意,还是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了,哈哈,最后让我们为我们的新公司开业喝彩,祝愿我们的新公司在今后创造辉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