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带娃第三天,终于第一次体会到一点轻松。昨天孩子的活动有两个主题,一是下象棋,二是跟小朋友疯玩。
一盘象棋,从上午十一点一直下到晚上十点半。中场休息三次。直到最后,毫无悬念的,小妞享受到胜利的快感才肯罢站。
下棋的过程,主要有下面的感觉:1、象棋这种游戏真的无限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小妞无数次铿锵有力的给我讲解她的思路,让我由衷叹服。这些思路,有的是以前跟老公下棋的收获,有的可能就是刚刚走过的路子。有的时候我给她解说,她会说,太快太快,我的头都疼了。然后捂着脑袋在那里沉思半晌。这些,都成为她脑袋里的棋盘,有的时候,她甚至说,如果这里是个马,或者炮就好了。看她这样用心,我在考虑,是不是给她报个兴趣班?以前总担心兴趣班的兴趣会压榨孩子的自由发展,但是这两天真的发现,我们能教给孩子的越来越少了。在象棋上,要么走出去跟别人厮杀,要么就是上一个正规的培训班,不然,感觉有点耽误孩子呢。2、求胜心态,看到群里丽萍也在为孩子的竞争心抓狂,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不肯一直相让,可能有自己的求胜心态,更多的是觉得应该如何。孩子总是想赢的,尽管她也会说,丢一个两个子没什么,看到棋子被吃,表情还是很镇定。但是从她吃到我时那个兴奋的样子,就知道这个输赢看得有多重。尤其是下棋的速度让我着急,一步棋如果是废步,她都不肯走的,一定要有所目的。而且还不断念叨,大人都是要让着小孩的,总之耍赖也罢,真本事也罢,各种途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赢棋。我是慢慢的接受努力让她看到胜利果实这样的伪战斗方式的。其实孩子在挫败感方面已显示出一些问题,看不到希望,自己就选择放弃了。那么想要让她坚持,我感觉还是要从一点点的自信入手,承认她实实在在的进步。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是为了达到大人的愿望,也未尝不可,跟孩子斗智斗勇是永远的课题呀。只要让她明白你在相让,就可以了。因为小妞跟我的比赛里,三次比赛,总有一次,她会故意放水,她已经明白给别人机会的道理。至于真正的胜利,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认为,这要在跟同伴的相处中自然感受,父母给孩子的多一些宽松,也是让孩子感受爱的过程吧。
小妞跟小朋友的玩耍,可以用疯狂形容。从前天发现了院里的大部队开始,她的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到楼下面孩子们的声音。开始的时候我会觉得她下去玩我可以做点别的事,很轻松。后来听着下面小孩尖利的哭声,明知道她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还是会无端担心,于是,忍不住下去探看。看到我的出现,小妞会更加加快速度,嗖的一下从前面溜走。她很怕我不让她玩,限制她,但她越是逃跑,我那种担心失控的念头越强烈。直到昨天下午,我叫她,她却继续往前跑。我忍不住发出很尖利的声音,她即刻站住,然后回来乖乖的等训话。我注意到旁人的诧异,也看出小妞的惊恐,把声音放柔和,说,妈妈不是不让你玩,只是你要看着点时间,跑了这么久,不饿吗?等十来分钟以后上楼吃饭吧,吃完再玩。我自己上楼,并没有做饭,衣服也没换,估计等下还要去叫她才会上来,甚至免不了一场训斥。但是没到多久,门铃真的响了,小妞回来了。晚上也是,本来疯跑的孩子看到我,自己过来问我,几点了。甚至后来放下小朋友,说,妈妈,咱们玩吧。回去的时候,我说你的滑板车呢,她自己去找回来,并没有过多纠缠。我开始自责,我又失控了。但是也在想,如果没有给孩子的压力,真的有办法让她意识到时间到吗?似乎时间到,总是需要一点压力。我没有办法随时盯住她,一遍一遍苦口婆心去劝说回家,只能坚决的告诉她回家的时间让她自己掌握。但是如果不高声厉喝,她会引起注意吗?或者说,是我以前的方式让她感觉到和缓的声音会有更多的商量甚至耍赖的余地,而妈妈真的生气,那就只能呆呆听命?
昨天没有充分利用两个小时的看电视时间,因为太过充实吧。记得刚开始制定这样的规则,小妞心有不服,却无奈的遵照执行。后来会跟我讨价还价,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遵守着。昨天,她居然说,妈妈,我也要给你制定规则,每天看手机不得超过两个小时!我愕然,然后反思,孩子可以做到,我真的也可以吗?我们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时候,总是以各种弊端作为充分理由,那么看手机的弊端,自己也清楚,为什么就没有控制呢?
昨晚继续晚睡,孩子睡着以后,我很久不想去睡。跟朋友继续着似乎永远不完的讨论话题,后来,又开始看书,快要凌晨,才勉强放下去睡。不想继续按部就班的作息,有休假的原因,更多的是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空虚,我猜,这就是全职妈妈慢慢会陷入的恐惧漩涡吧。这几天,没有继续税务师的学习,也没有时间练车,家务永远都是在匆忙中见缝插针的完成。
诚然,陪伴孩子,自有其乐趣。但是每个人的心灵都是需要滋养的。昨天朱敏问,什么是滋养,说概念容易,真正体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那可能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感受的归属感,也可能是老公的一个简单拥抱,还可能是朋友间会心的微笑,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一种潜力被激发,一种自我的实现。
我是从有了孩子开始接触心理学,也的确是从孩子来临开始,重新有了生活的动力,从与孩子的相处过程里就没有滋养吗?有的,很多很多。但是还不够,人,一定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否则总有那么一刻,你会感受到那种没着没落的空虚。
也许有一天,真的可以自己滋养自己。到那时,就不需要别人的滋养吗?不是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如同鱼在水中。没有相互的依托,是一定会有无所依傍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女人一定要走向社会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