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了解,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票房已破10亿!豆瓣网评分在9分以上。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周末我和家人也去看了看:
《摔跤吧!爸爸》主要讲了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之后,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捉弄,让他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教两个女儿摔跤,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女儿们进入了英联邦摔跤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这部电影如果按照以往我的观影习惯,可以从不同情感主题进行欣赏:父亲对孩子成才的深远影响;女性靠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成长过程中的冲突和和解......每一个主题都能引用大量的事例来佐证,或令人感奋,或引人深思。
我也可以从这部印度电影为什么在中国如此火爆找原因:比如电影中的泪点剖析;中印国情在某一阶段的相似性;励志主题中自我实现产生共鸣等等,相信也都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但我今天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
通过参加彭小六晨读,我阅读了一些关于写故事的书。其中被誉为西方编剧界圣经的《作家之旅 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美国Christopher Vogler著),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故事,发现讲故事的艺术、本质和目的。
《作家之旅 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这本书所研究的两个终极问题是:如何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编剧(作家)?传奇大师Christopher Vogler吸收了卡尔. 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和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研究,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
他认为: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几个常见的结构组成的,它们出现在各国的神话、童话故事、戏剧和电影里。它们被称为英雄之旅。
Christopher Vogler将故事人物总结为:英雄、导师、阴影、信使等不同原型。将讲故事模型分为“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包括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见导师;越过第一道边界;考验、伙伴、敌人;接近最深的洞穴;磨难;报酬;返回的路;复活;携万能药回归。
现在对刚刚看过的《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进行一个肢解,看看从这部电影的背后能收获些什么。
英雄的坚定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英雄显然是阿米尔·汗饰演的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电影刚开始时我觉得对于他的塑造近乎败笔,即面对自己的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男主总是难么执着,这么高大上,还有什么看头?
无论是电影中的爸爸观看1988年奥运会摔跤项目决赛时的专注,还是和年轻的邦级冠军在观看时的争论以致于PK获胜,都能展示一个目光坚定、内心如磐石般笃定的摔跤手形象。
在这个正常世界里,英雄形象似乎有些单一。他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当看到接生者说出女孩的时候,似乎有些失望,但并没有表现得特别明显。而是用周围人不断给他一些生男孩的建议、失败后村民的嘲笑、诙谐的音乐来衬托英雄的内心。
当两个梳着长发、裹着长裙的女儿被村民告状,说把两个男孩打得鼻青脸肿的时候,英雄之旅的冒险召唤才开始。爸爸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惊喜和激动。当两个女儿在堂哥面前示范怎样狠狠教训两个男孩的时候,英雄接受冒险的过程也不知不觉完成了。
我一直很困惑,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怎么能获得如此之强的观众认同感呢?当我在《写作之旅》中寻找答案时,发现作者已经把英雄这个原型阐述得妥妥的了。爸爸这个英雄原型其实是非常成功的。
作者指出:英雄的种类很多,包括自愿的和不自愿的英雄。以集体为重的英雄和孤僻英雄、反英雄、悲剧英雄以及催化剂英雄。
在电影中,我认为,爸爸就是一个自愿的英雄,同时他的内心其实也是以集体为重的英雄,因为他的梦想就是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他是一个孤僻英雄,现实中村民们都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生活的驱驰,从村民们在婚礼上极尽快乐搞笑,而爸爸却怒气冲冲地拨开人群,给了侄儿一记耳光,对着女儿怒目而视后离开可以看出。
爸爸这个角色的成功更在于他一个催化剂式的英雄。
催化剂式的英雄是做出英勇行动中的中心人物,但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因为他们主要功能是造成其他角色的转变。在《摔跤》这部电影中,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作用体现在,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借由他的魔鬼训练,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同时英雄此时已经不单单是英雄了,他同时也是自己的导师。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摔跤经验,他深信自己的梦想能通过孩子实现,他把自己在摔跤时的经验和实战都付诸于对两个女儿的训练中。
越过第一道边界
越过第一道边界将成为标志着英雄对冒险全心全意无所保留的行动。
两个女儿开始并不能接受爸爸的训练。她们从温暖的被窝中被叫醒,到野外跑步,一项项的训练,一个个的严苛要求,不准吃腌制、油腻的食品;穿着被剪成短裤的男装;剪成男孩一样的短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画外音以无奈而诙谐的歌曲表达姑娘们的心声:”爸爸啊爸爸,你究竟是我们的救世主还是我们的噩梦?”她们为了反抗暴君似的爸爸,在闹铃上做手脚,训练时假摔,故意造成扭伤不训练等等。
但是当她们参加了一个同村女孩的婚礼后,听到小小的新娘说羡慕她们有那样的爸爸,因为她们的爸爸通过教她们摔跤,想改变她们的人生:不用像她14岁就要出嫁,从出生就有做不完的家务。这时候两个逆反的女孩才从别扭的”要我练”变成了”我要练”。这是全剧的第一个转折点。
磨难
《写作之旅》中写道,英雄站在了最深洞穴的最深处,面对着最大的挑战和最恐怖的敌人。这一时刻是事件真正的中心,约瑟夫.坎贝尔称之为磨难。磨难的小秘密在于:为了获得新生,英雄必须死去。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里,英雄的磨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是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冲突。表现在吉塔从国家体育学院学习了一些新的技巧和方法,她遇到了新的教练,截然不同的方法,结识了新的队友,开始留起了美丽的长发,偷偷地吃一些高热量的零食,涂指甲油,甚至注意到了学院里的其他男孩。成长中的吉塔开始挑战来自乡村的爸爸曾经给她的一些指导。她在练习摔跤的沙坑里拼命地把 衰老的爸爸扳倒,非常嘚瑟地说:“你教的那一套不行了。”
这种磨难是对父亲权威的挑战,也是年轻对年老的宣战。这种磨难非常令人无奈,也具有普世性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最触动人心。
复活
复活一般都标志着戏剧中的高潮。高潮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梯子”。对我们这些讲故事的人来说,高潮意味着作品中爆发性的时刻,具有最高的能量,又或者是作者最后的大事件。
《摔跤吧!爸爸》中为了产生一个高潮,烘托出摔跤手爸爸的神奇和伟大,只好牺牲了国家体育学院的教练 。他的重技巧轻因材施教和父亲的重分析重刻意练习对比鲜明,他阴暗狭隘,欺骗爸爸并将其关在黑屋,和爸爸的坦荡诚恳形成天壤之别。让最后高潮一幕更有看头。庆幸的是,吉塔在最关键的最后几秒钟,根据爸爸以往的教导,大胆突破并巧妙化解难题,一举夺魁,也更体现了吉塔在爸爸的教导下已经成长起来,英雄的使命也顺利地完成了。
总之,从作家讲故事的过程中寻找这部电影的端倪,总有种“原来以你也在这里”的恍然大悟。英雄的坚定为整部电影的最后结果定下基调,越过第一道边界是整个事件的转机,磨难加剧了人物的冲突,而复活的过程,使冲突得以和解,获得圆满结局,英雄使命也顺利完成。
这个角度看《摔跤吧!爸爸》,能感受到和剧中的英雄同喜同悲,共同为女儿的进步呐喊助威,真的有极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摔跤吧!爸爸》值得一看!相信你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一些令人惊喜的发现。
记得要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