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2017.5.1 ]
《白说》
作者:白岩松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豆瓣评分:7.4 ★★★★☆
★ 作者,白岩松,央视资深新闻人,主持《新闻周刊》《新闻1+1》栏目。曾出版作品《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等。
О 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你唯一能做出的选择是:无论风怎样动,树静。(P009)
О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P011)
О 正因为不动才交流,交流是懂的开始。(P014)
О 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P016)
О 幸福当然跟别人有关系,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当下经常不幸福的由来。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P018)
О 非得把乱七八糟的情感都体验一遍,才重新体会到家庭的可爱。(P019)
О 当你的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事。(P020)
О 幸福没有终点线。有的人刚跑不久就到了,有的人跑很久也没到。
你听说过百分之百的黄金吗?没有,99%,99.9%,99.99%,99.999%……
幸福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可以无限靠近。(P022)
О 人生总有一个时刻,那些旋律会安静地等待他们,或抚慰或激励。(P023)
О 只有既得到过很多表扬,也经历过很多挫折的人,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去面对前程未卜、风险未知的人生旅途。(P039)
О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P064)
О 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没有包容就没有拓展。(P066)
О 佛教讲苦集灭道,什么意思?“苦”就是每天你要面对的事情,“集”是你要把苦归纳收集下来之后面对,“灭”就是想出办法来,把它给解决了,“道”就是变成共通的规矩,可以应付你将来的事情。
人生有意义吗?说得消极一些,一辈子爬得再高能爬到哪儿去?爬成一个皇帝,爬成一个元首?应该爬到一个开阔的境界。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从秦朝到现在,你能记住的皇帝有几个?即便在我们活着的这短短几十年,有的名字曾经如此重要,过两年也就没人提了!
时光不会停留,一切终将朽败,你要面对这种事实。人类面临的问题,永远得不到终极的解决,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博弈。怎么办?
好的书籍会不断教给你,怎么积极乐观地去面对这样一个实则消极的过程。
要知道,年轻的时候,你一度以为你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真的能吗?不过是一种假乐观假积极。你会把未来想象得非常美好,抑扬顿挫,感慨激昂,眼前是一条又一条英雄路。但是当你有一天走出门,生活才会对你展现出真相。
如果没有阅读,你会走到死路的尽头。而在书中,你会读到跟你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在那个死路尽头记录下来的所思所想,帮你推开一扇新的门,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走得久了,回头看那段历程,看到自己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又感到很快乐,而且心安理得。(P070)
О 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
阅读就像一段旅程,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从头开始,也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一直走到终点。有的书很厚其实很薄,有的书很薄其实很厚。有的书你匆匆浏览一遍,就是读完了;有的书当你读过前三分之一,就是读完了;有的书可能只看过目录,就是读完了;有的书,你读了两遍、三遍,甚至更多,但还是没有读完;有的书越到结束,越会恋恋不舍,它意味着生命中一段特殊的相遇,让你不忍告别。(P074)
★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一样,因缘际会...
О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P075)
★ 按图索骥,寻找自己的途中。
О “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P079)
О 听音乐是不能着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在生命的转折处等着你,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内心变化,很神奇。
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激励和集体的呐喊都格外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与感慨。(P083)
О 音乐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P089)
О 《道德经》出自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管多大的风都不可能一直刮下去,不管多猛的雨也终有停止的时候。(P102)
О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最优秀的人,知道一个大道理后,二话不说就去执行。中等人听到一个大道理后,一边执行一边怀疑,这事行吗?下等人则是哈哈大笑,估计还得爆两句粗口,什么玩意儿这是?根本不理会。结果老子总结了一句:“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的一定不是好道理。(P104)
★ 突然记起,
最明智的话语
被蠢人听到也会嘲笑。
——歌德
О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会有一天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吗?没有。人生就是遵循着一条曲折、循环、不断向前的路径。现今的社会,人们格外需要学会在不完美的过程中,让内心得到舒缓和解压,回归到正常的日子当中。(P106)
О 《道德经》出自第六十三章 后面还有,“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喜欢轻易许诺的,一定常常失信于人;凡事都以为简单的,最后一定会遇到很多挑战过不去。所以圣人以敬畏之心面对每件小事,结果对他而言,没有真正的难事,都能过去。 (P110)
О 智商决定对手,情商决定结果。 (P136)
О 智商决定你跟谁比赛,情商决定你比赛的结果。(P138)
О 人类就是一种喜欢透过感性的方式来获取理性的动物。(P141)
О 很多人认为只要出发点很合理,结果很满意,过程就可以很残暴。(P173)
О 一切美好有序的东西,都曾在最混乱的时期生长。(P174)
О 其实,当你信任对方的时候,对方给予你的会更多。(P188)
О 什么叫负责任?就是当他面对“成功”和“失败”各占50%的局面,愿意冒险去试一试,看能不能把那50%的成功率变成100%。
现在的大环境,医疗纠纷如此频繁,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即使能冒险,医生也宁可选择不冒险,最后那50%的希望也成了泡影。(P189)
О 我们生存在这样一个时代,心理上面临的三对矛盾:痛苦和快乐;理智和情感;梦想和现实。(P202)
★ 阅读让我们在其之间,学会找到平衡。
О 低层次的公平注定会被打破。(P208)
★ 就像给众人分一张烙饼,只有尽量把那张烙饼做大后,才能考虑每个人分多份少的问题。在那张饼仅够每人分一口,实际上谁也吃不饱的情况下,谈论均与不均的问题,只是再把人们拉回到原始的低质量、低层次的均等状态,不是今天人们要追求的公平。分配状况首先取决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
О 我鼓励做梦,也相信梦想,但是梦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它不是直通车,而是区间车,中间可能有很多停顿、曲折,甚至是过山车,会经历一些大的跌宕起伏。(P209)
О 第一种,一脚踩进去,走了几步,发现是沼泽地,不好!转身往回跑。往回跑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继续读书,缓一缓再离开校园;也可能是调整人生规划,选择一种与世无争的方式,消极回避。
第二种,在沼泽地里苦苦行进,勉为其难,觉得对岸实在太远了,梦想实在太远了,于是坚持不住,中途被沼泽吞噬。
第三种,我相信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经历写照。一开始也很失望,很艰难,觉得梦想很遥远。既然遥远,就不去想它,只管低下头深一脚浅一脚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走着走着,居然走出了一些挣扎的乐趣,走出些自我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再走着走着,猛一抬头,发现自己已在岸边,梦想近在咫尺。(P210)
О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对你背转身去,音乐依然在你身边。你会在生活中遭遇很多不顺,但别担心,早在几百年前,已经有人为你写下了足以慰藉心灵的旋律,等你去发现,去聆听。 (P211)
О 穷怕了,人太多得抢,先占到手里再说,这是一种苦难的遗传。(P236)
О “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P251)
О 平视之后才有平和。(P259)
О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交,和睦相处,但各自保留不同之处,千万别成小人之交,因为“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都相同,但骨子里钩心斗角,不和睦。(P262)
★ 这本书用了一种可以让人看下去的平和叙述方式讲了一些可能由主流媒体讲出来枯燥乏味的东西,里面一些内容政治性意味很强。我并没有从这本书里看出什么中心思想或者主题大意,都是一些很零碎的东西,串在一起凑成了方方面面,然后发现不足,看到细节,感慨人生,有鸡汤,但更多的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