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入007写作班,每周要写一篇文字。需要一些时间阅读和书写,过去只是漫不经心的读,带着写作之心的阅读肯定会不一样。
01
善于在生活中收集写作的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美国爱默生说过,肤浅的人相信运气,而成功的首要秘诀是自信,而自信,缘于足够的储备,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凭空飞来的好运气,所谓好运不过是厚积薄发。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日积月累,当你储备了足够多的能力,才会在某个契机里得以施展。
我想写作也是这样的,一定要学会积累。从身边的人事物,从阅读中。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句话,特别喜欢,之前的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以为没用,实际上无形之中带给自己很多帮助和从容的底气。
女人的气质是需要沉淀人生阅历和知识的。人在读书的时候,精气神是聚合在一起的。多读书,会更有定力和静气。
2
有人说: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与生俱来,难以改变。
曾国藩曾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换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只是能获取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对不相同的。
宋人黄山谷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面目可憎,对人语言无味。”
并不是说读书多了,会变美。而是说不读书,即便是帅哥美眉,与其交谈,口齿粗俗,毫无见地,眼前的俊美也会大打折扣,不觉辜负秀美容颜。
03
读书,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字眼,读书是心灵与书之间的相处,书是良师,书也是益友,就像是一扇心灵的窗户,让阳光照进心田,看见了天空和大地,去往天南海北,心灵之窗从此天高地阔。
与一本好书相遇,就像是交了一位益友、一位益友。读书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并且学会懂得生活,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丰盈而又绚烂美好!
人生路上,唯读书和写作不可辜负。一边读书,一边写作。
时时留心,刻刻认真,七年后,你我一定活成最闪亮、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