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辞·招魂(十二)


昨天我们聊到,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居所和环境,展现了楚国的富饶、安宁与美好。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故乡的居所描绘得宏伟、精致、安详,为灵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归宿。同时,通过对比外界的险恶,进一步突出了故乡的珍贵与美好。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意为冬有深邃的复室(穾厦)御寒,夏季的居所则凉爽宜人。

“穾厦(yào shà)”指多重结构的深屋;“夏室”即夏季居;,“寒”形容其阴凉特性。王逸注“穾,复室也;厦,大屋也”,明确其建筑特征为空间重深、结构复杂。

文中“穾厦”的复室结构(如“高堂邃宇”“层台累榭”)与“夏室”的清凉形成时空张力,强化招魂主题中“魂归故土”的召唤。

此句通过冬夏居所的对比,展现楚国宫室建筑的完备与奢华,隐含对故土生活的眷恋。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意为山谷中路径曲折蜿蜒,溪流反复回环发出轻柔的潺潺声。此句描绘了幽深山谷中溪水曲折流淌、潺潺作响的意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

川谷径复:“川谷”指山间的溪流与峡谷;“径复”形容水流迂回曲折、路径反复。“径”指直;“复”曲的意思,指川谷水流曲折。

流潺湲些:“潺湲(chán yuán)”是水流声,形容溪水缓慢流动的声响;“些”为楚辞特有的语助词(音“suò”)。

文中通过“径复”的视觉描写与“潺湲”的听觉描写,形成立体画面。曲折的溪流可能暗喻魂灵归途的复杂,或象征诗人内心的徘徊。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意为阳光中微风摇动蕙草,丛丛香兰播散芳馨。此句描绘的是雨后初晴、惠风轻拂兰草丛生的景象。

光风转蕙:“光风”指雨停后日光映照草木的澄明气象,王逸注为“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此意象后被刘崧、何逊等诗人化用,如“风光转蕙泛崇兰”(刘崧)、“晴光转绿萍”(杜审言)。“转”即摇动。

氾崇兰些:“崇兰”即丛生兰草,王逸释为“兰丛”,洪兴祖《楚辞补注》沿用此解,强调其群生形态。兰草幽香与道家“清静无为”的品格相契合。“氾”同“泛”。

此句以“光风”(雨霁日光)与“崇兰”(丛生兰草)为核心意象,通过动态的“转”“氾”二字,展现草木摇曳生光的自然之美,暗含道家“万物并作”的生机观。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我们将文章的序篇部分学习完毕。在这部分中,屈原借招魂仪式,表面呼唤怀王魂魄归楚,实则暗讽楚国亲秦派(如子兰、靳...
    碧彧阅读 3,339评论 1 44
  • 昨天我们学习了招辞部分的第二层——魂归故里之华章,描述巫师引导灵魂返归故里的场景。此段通过具象的器物与仪式动作,构...
    碧彧阅读 2,622评论 1 39
  • 招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民俗仪式。古人将生命本源归结为“气”,认为魂魄是依附人体的精神灵气,而“魂”是古人想象中...
    碧彧阅读 4,093评论 8 53
  • 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魂啊回来吧!快进入楚国郢都的修门。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招魂的巫师引导君王,背向前方倒退...
    岁聿其莫阅读 4,736评论 0 10
  • 招魂先秦:屈原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
    To者也阅读 3,37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