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希玥从小资温婉的上海来到热情豪爽的东北,小碟小盘,换成大盆大碗,思维一时转换不过来。各种乱炖眼花缭乱,连着几天在饭店吃饭,总是点多了吃不完。以至于同事们开玩笑,姐,咱们别做饭了,这么划算,做饭多麻烦……
你们想得美,离开家一年了,省点钱给家人带礼物吧……希玥像一个家长一样照顾着三个小伙伴。
其实在外面住公寓做饭,在希玥心里有家的感觉,买菜做饭,如同在家,不开火做饭,少了烟火气,还不如住宾馆,更方便。
大家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像家人一样相处,更有利于管理和工作,更有凝聚力。
02
希玥一路上想好了,这次来东北主推中档冰激凌,选定火锅店。
吃完热气腾腾的火锅,吃一支透心凉的冰激凌,又解腻,又爽口。
一个多小时各种涮肉、菜和菌,让火锅气氛达到高潮,一支冰激凌稀释汤汁的油腻。大家瞬间大脑停下高速运转,恢复匀速前进,叮嘱几句今日吃饭的主题,说完缓几分钟,穿好羽绒服出门,一顿饭完美结束。
03
这次希玥找的合作方是广播电台,每天上午十一点和下午四点多的美食娱乐节目,在每天节目里做活动的饭店,顾客进店另送一份冰激凌大礼包。
这次活动的费用不高,希玥的出发点是改变饮食习惯,结果不是很重要。
虽然在商言商,但不求立竿见影。
做了两年多的销售,希玥悟出一个道理,现在物质极度发达,消费者选择空间越来越广,产品同质化日益频繁,商家不能单纯的卖产品,多给消费者带去美好的感受体验,不容忽视。
来东北是尝试,也是探索。
04
希玥没找专业公司做数据,四个人分头跟进饭店,亲自到一线了解情况,二十多岁到三十三岁多顾客,愿意吃完火锅吃冰淇淋,女士生喜欢甜腻的,男生喜欢冰凉的。
希玥把反馈结果发回总部,要求技术部门派人过来,根据具体情况研制几款和火锅搭配的冰激凌。
冬天里是冰激凌事业部上上下下最闲的日子,技术部门听到消息来东北出差,好多人抢着来,最后经理发话,大家都可以去,辛苦一年了,正好去东北团建。
05
在嘻嘻哈哈的气氛中,冰淇淋事业部一行二十五十人来到东北,人多力量大,一周时间退出新品,各种品尝活动在各大饭店如火如荼进行。
寒冬腊月哈气成冰的东北,在饭店吃完冰淇淋才算吃完饭,已经成了一种时尚。
06
希玥爱上这座热情的城市,想着过年把全家人接过来,看冰雕,滑雪、大火炕上吃饭聊天……多么火惬意。
希玥和小安说,过年和外公外婆来东北,小安听了直蹦高,太好了,妈妈,我一放假就过去,行吗?
那不行,上完补习班再过来……希玥叮嘱。
小安马上要升初中了,还是以学习为重。
原本以为小安不高兴,没想到晚上主动打电话,妈妈,过年让若竹和我们一起过去吧,他明年春天就要出国了,以后我就见不到他了……说着尽有些哽咽
若竹出国?希玥眼前浮现出瘦瘦高高的小男孩,记得第一次见他,仰着头露出一口好看贝壳牙,清脆地叫了一声:希玥阿姨好,我叫若竹……
若竹要出国,莫非曹经理也要走吗?
希玥陷入无尽的思虑中……
07
我们渴望事业有成,渴望家庭幸福,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我在乎的人,在乎我,我在乎的事,多些尽在掌握。
明白了,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