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穿衣服。”
翻书复习了一遍肠外营养应用,我觉得,这话没毛病!
外在可读性
成人世界里,人们总是通过阅读外在,来窥探背后的思想、经历、教养和社会地位,并飞快得出个人判断。
作为英国人评价最佳的邦德电影,《大战皇家赌场》里这一段Bond与Vesper初次见面的对话令人影响深刻,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
西方历史里,着装从来都具有彰显社会地位,突出身份标识之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所言,上层人士对于多余之物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他在服装上追求“最少化”,相反,多层穿戴是必须的。
所以你知道了冬季叠穿与保暖内衣+羽绒服的差异是在哪里了。
审美与时尚的变迁
香港作为曾经英国的殖民地,率先接触到英国服装文化与品牌,在上世纪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里,留意电影片尾字幕不难发现,不少电影赞助品牌是RalphLauren、Lacoste。比如老得不行的1985年动作喜剧电影《福星高照》:
说这个是为什么,即使在服装大牌赞助、服装材质不差、风格稳定的情况下,大众审美已然变化,来看看华仔当年(《整蛊专家》1991)与如今(《王牌逗王牌》2016)的服装合身度的变化:
宽松并不是造型师的锅,当年的服装大都如此,不仅男装,女装也如此,看看《城市猎人》(1993)里国民女神王祖贤:
不服?再看暴露年龄的《东京爱情故事》(1991):
当年这种日式风衣可是风靡一时,哪像现在满大街真真假假的Burberry经典款双排扣风衣。
所以,现行的主流时尚、流行元素和审美观从未“自然”形成,而是经过相关企业、裁缝、推手、编辑等各界人士彼此妥协后更新变化的。
如今的中国像极了经济转型前的日本,生活质量改善,而房价飞涨,高不可攀,而奢侈品是更易得且易读的,中国游客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主力军。那些印着奢侈品logo的皮包和时装成了财富的象征,透露着对充满炫耀性的奢侈生活的向往。
以前打游戏时总是觉得RPG游戏里有个bug:最强的武器装备总是得战胜最强的敌人后取得,但是我都战胜了最强的敌人我要最强的装备干毛?!
后来我觉悟了,当然有用,还可以二周目呀!
这就是Old Money的起点,马蒂尔德竭尽全力偿还的真项链,真正Old Money根本不在乎,那只不过是假项链,戴在Old Money身上,没人会去追究真假。
到底该怎么穿
如果能像扎克伯格一样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没人会追究他整天穿一件灰色T,反而奉之为风格潮流。
但别忘了人家在正式场合依然是Business-Formal,何况那件灰T也将近400刀。
作为普通人,最主要的穿衣内在思想无疑两种:“You are what you wear”与“You wear what you are”,无论是想穿着得体安全、与周遭万物和谐,抑或引领风格、唯我独尊,都得经过不断买买买,尝试、对比、维持,总而言之,交够学费。
西服、牛津鞋、汽车甚至爱情,当然可以给你更好的生活品质,但是没有一件衣服、一双鞋、一辆车抑或一个人,能让你更有气质与涵养,除非你自己真的有。他们只是让你在那一瞬间拥有了气质与涵养的符号。
商品经济与消费主义冲刷,多元文化混合,旧的传统已经逝去,新的秩序尚未形成,愿你我都能体面应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