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6、7天】
在阅读《南方周末——特稿手册》的过程中,多位作者均提到一件事:在琐碎庞大的文字记录、录音以及史料中,对于素材的筛选和篇章布局组合,是写好特稿,通过细节展呈现事件的基本功。
新闻素材: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
新闻素材来源不一,而且往往零散杂错、真伪莫辨,一般只是接触到事物的局部细节或表象,只有经过认真的核实、鉴别、整理和提炼加工,才能成为真实、完整、典型、生动的新闻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高度可信性和雄辩说服力的材料。
叶伟民在写作《山寨春晚变形记》的手记中写道:
“这场思维游戏般的采访让我乐此不疲,我毫无节制地搜集材料和约见演员,直至消耗了三本笔记本和留下40多个小时的录音。当我决定可以停下这项在时间上过于奢侈的采访时,我遇上了韩祖荣。”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并非是提前就想好要采访什么人,需要什么素材,排好计划,按部就班。可能更多的是突发状况,突然的灵感,或者是在长期与被采访者朝夕相处,而蓄积的情绪,在写稿时零星的线索串成一条相互关联的线,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
写作和新闻特稿写作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对素材的筛选。
俗语云:事实胜于雄辩。一篇文章,无论它文辞多么漂亮,分析多么透彻,如果没有典型素材作依托,也会缺乏说服力,纵是说尽道理也枉然!因此,我们只要在选材上巧下功夫,于博杂散乱的素材中把“熟悉而陌生”“新颖而独到”“健康而高格”这三条原则作为筛选标准,就能妙笔生花,于平淡“无声处”响惊雷。
而典型的素材,就需要我们在庞杂纷繁的沙砾中,寻找蒙尘的珍珠,淘洗干净之后,将其放至合适的位子,文章就会呈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悲情MU5210》中,李海鹏在论坛里翻了三、四个小时,最终找到遇难者易沁伟的公司同事在网上发的一份悼念的帖子,结尾是这样的:
“小易,告诉我,从300英尺往下坠落的1分钟里,你想起了什么?你还是个孩子,你一定也很慌乱。告诉我,你想起了什么?”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眼眶蓄满了泪水,鼻酸、抽泣,很久才慢慢平静下来。这一段介绍该架飞机失事的55个人中的一位遇难者,文后手记中作者提到,其实他开始并未想要写这一段,只是在写文章的时候,突然闪现在脑海中这段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悼念的帖子,他只截取了结尾部分,也是最让人心酸、遗憾和表现对遇难者关心和难过的一段文字。这也是文章中多处细节,最打动我的地方。
写作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好文章一定不是一次一气呵成的,反而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可能最终成文发表后,还带着一点遗憾。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也说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的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一篇美文。而删改的过程,也是对素材进行再次加工的步骤。
我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在某一个主题的写作过程中,会在开头就将引发思考的事件或者观点写下来,再去找相关的作品研读,摘取可用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有时候是在百度里面看到一点相似的事例或者表述,就会引用,不对素材进行加工和思考是否符合文章主旨和篇章布局。这样做还会导致一个结果,自己对于文章的构思和理解非常不成熟,被阅读到的素材影响自己表述的语言和对事例的筛选。最后成文之后,就不再对作品进行修改。
慢慢发现,这样的习惯容易导致自己思想的惰性,写文章成为了拾人牙慧的过程,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创作的快感越来越少,最后反而让自己一度失去了创作的热情。
所以,如果在准备写作某一主题之前,可先围绕主题列举提纲,然后在大脑中搜索与该主题相联系的内容,写下来然后对素材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 选择能表现主旨的素材
一切材料都要能表现主旨,为主旨服务,这是选材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在我们搜集的材料里,多数是能表明主旨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适合主旨的材料都写进文章中,要把材料进行比较,选取那些较为典型的内容,剔除没有代表性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写入文章,才有说服力,读者才能信服。
比如我们会对一些事件进行采访和真相,但是我们在了解事情的全部始末之后,如果文章在此处是需要进行细节描写的,则可根据文章布局要求,进行叙述概括,如果人物场景更加能够体现真实,则采用场景对话来描写。但是,一般场景描写在新闻问题中使用不多。
二、 选择经过思考的素材
能够表现主旨的材料很多很多,在这些材料里,有主有次。如果都写进文章,就显得冗长累赘。那么如何去掉那些较为次的材料呢?有经验的作者,不是立即把好的材料写进文章。而是把材料保存一段时间,让那些次要的材料在记忆中逐步的消失,而印象深刻的材料就自然而然地保存下来了。这些印象深刻的材料就是经过思考的素材,也是最能表现主旨的素材,用这些材料写出的文章也是最好的文章。这就是所谓的“养”材料法。
平时留心观察。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作文训练。把搜集的材料“养”上一段时间,让时间的河流把次要的材料洗刷掉,那么剩下的都是经典的内容。这样既学会了筛选材料,又能写出好的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三、 选择亲身经历的素材
什么样的文章最好写?就是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所以,选材也要选择作者经历的,这样写出的文章,既可以避免公式化的语言,又能打动读者,还增加文章的内涵。而且自己经历的人和事,有感悟,有思考,也就有创新,不会简单重复别人的观点。
我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亲身经历是最容易引起读者阅读欲望以及共鸣,其次就是自己身边的朋友的故事。这是目前一类畅销问题的普遍写法。这种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流行写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读者们看到这样真实的事例,都默认为是真实发生的,更容易产生同理心和认同感,对于枯燥乏味的说理,也就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另外,文章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里面的情绪铺垫和情感抒发,也更饱满和充分,在细节的把握和情感升华方面,更加打动读者。
材料是主旨的基石,主旨从材料中来,又融于材料之中。所以选择在写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去粗取精,去浮取沉,让感动自己的东西感动大家,才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