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历来被视为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他对俄罗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领导下,昔日落后愚昧的俄罗斯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
彼得一世的赫赫威名昭示着他在俄罗斯无上权威。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彼得大帝改革家形象都被无限放大了。
然而,这位改革先锋是不是真的如此完美呢?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究竟带给俄罗斯什么样的影响呢?
让我们扒去彼得一世神圣的外衣,看一看现实中的彼得一世是怎样的人吧!
彼得一世,又称彼得大帝,1682年开始统治俄国,直至1725年逝世。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彼得一世是一位重要的民族领袖和改革者。
彼得一世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功不可没。
很多著作中都将彼得一世描述为一名进步的思想家。
但是,彼得一世为什么要改革,他改革是为了人民还是自己呢?
大多数历史学家坚信“彼得大帝”的称号实至名归。
因为他们认为彼得一世凭借强大的领导力对俄罗斯民族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彼得一世的改革举措的确有他的独创性,他学习西方的体制机制,废除了俄罗斯一系列陈旧的东西。
但是作为统治者的彼得一世来说,他的改革计划、目标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任统治者的延续。
彼得一世对俄罗斯的改革只限于军事体制,废除一小部分落后的经济制度,而对政治体制却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彼得一世虽然天资聪颖,但他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因此文明社会的礼节对他来说毫无约束力。
彼得一世从小便比同龄人长得高,成年之后身高超过了六英尺五英寸(约为 1.96 米),远远超过了他的朋友和下属。
少年彼得一世经常和朋友一起纵情饮酒,他还曾指挥自己组建的一支小型军队参与假想的战斗。
尽管这只是一场假想的战争,但是彼得却是真刀真枪的练习。
在这场“战争”中,时常会有人伤亡,而彼得则乐此不疲,他喜欢流血的玩乐。
彼得一世衣着随意,举止粗鲁,行为野蛮,喜怒无常!
成年后彼得一世头脑简单,对外界充满好奇心,还很喜欢搞恶作剧,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抱有很高热情,是个颇具孩子气的人物。
彼得一世兴趣广泛,喜爱户外运动,对宫廷礼仪不屑一顾。
年轻的彼得一世常常饶有兴趣地观察经济行业中的某项工作和军事器械的操作方式。
彼得一世还很乐意亲自动手参与这些繁重的手工作业。
艰苦的手工作业使彼得一世的双手变得强壮而布满老茧。
彼得一世还与密友一同工作、一同休息,一同组织和参与人声鼎沸的聚会活动。
彼得一世非常喜爱狂喝豪饮,其放荡不羁的行为在许多资料中都有记载。
彼得一世虽然喜欢与工人一起工作,但他并不是一个和善的人。
彼得一世的性情多疑而暴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彼得一世的坏脾气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无论敌人,还是朋友都因此遭受了致命的伤害。
现有资料表明,彼得大帝很可能深受羊痫风的困扰。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了彼得一世的健康状况,还导致其行为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彼得一世早年在莫斯科居住时,只不过充当了家族权力斗争中的一枚棋子。
也许这段经历可造就了彼得一世多疑的性格。
彼得一世身材高大魁梧,貌似一位无所畏惧的统治者,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害怕黑夜而不敢单独睡觉。
长期的宫廷斗争让彼得一世强烈缺乏安全感,他总是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
这样一个人是世上最难侍候的主。
彼得一世的个人生活中充斥着巨大压力和各种紧张与不愉快的事件。
年纪轻轻的彼得一世就在家族权力斗争中,迫于政治考虑而不得不娶了他不爱的女人。
这段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很快就恶化了……
在彼得一世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便把元配妻子送进了修道院,让她在那里孤独地度过余生。
这个可怜的女人只是彼得一世的生育机器,现在她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应该自动退出了这场游戏了。
彼得一世让百万农奴劳工建造了新的都城圣彼得堡。
这项艰巨工程对这些农奴劳工来说简直就是地狱……
可彼得一世却不管那么多,他只要自己开心就可以了。
圣彼得堡终于建成后,彼得一世强迫皇室成员迁都……
“我是君主,我即国家,国家即我!”
这就是彼得一世的人生态度……
不久之后,彼得一世的长子阿列克谢成了俄国王位继承人。
可是,阿列克谢从小就生活在母亲身边,彼得一世对这个长子亳无亲情可言。
彼得一世的一生有过许多孩子,但大多都夭折于襁褓之中,或未及成年便离开人世。
唯一长大成人的阿列克谢与彼得一世形同陌路,这对父子多次发生争吵并相互指责。
不堪忍受父亲暴力的阿列克谢想要逃到他舅舅那儿去,可是他还未走岀俄罗斯便被彼得一世的军队给抓起来了。
彼得一世对长子叛逆怒不可谒,他将这个讨厌的儿子送进了监狱。
彼得一世向来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他认定自己的亲生儿子意图叛国,下令将其逮捕并严刑拷打。
1718 年,阿列克谢惨死狱中。
虽然彼得一世可能没有亲眼目睹致使儿子死亡的施刑过程,但他对用残酷的方式排除潜在对手的做法十分的满意。
彼得一世对长子的死并没有感到丝毫的伤心,因为此时的他正和另一个女人叶卡捷琳娜生了感情纠葛。
叶卡捷琳娜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姑娘,在大北方战争中,她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
因为叶卡捷琳娜长得漂亮,不久之后,她便成为了彼得一世的情妇。
这个女人一共为彼得一世生了12个孩子,但大多早夭,很少得以成年。
不过,彼得一世还是很喜欢这个女人,他最终迎娶了叶卡捷琳娜。
1725 年,彼得大帝逝世,叶卡捷琳娜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历史上称为叶卡捷琳娜一世。
而在俄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更为著名的女性统治者与其同名,她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当初嫁给了彼得大帝的孙子,后来依靠军队推翻了自己的丈夫,从而继承了皇位,成了另一位女沙皇。
彼得一世的性格变化无常,他极度情绪化,他身边的人都小心翼翼地侍奉着这位古怪的君主。
可那些人就算是这么的小心,还是难逃厄运缠身……
据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记载,彼得一世对牙医学非常感兴趣,曾经强迫那些可怜的宫廷侍卫充当拔牙试验品。
此外,彼得一世认定妻子叶卡捷琳娜和一位皇室成员有染,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的情况下,便下令逮捕和处决了这名皇室成员。
之后,彼得一世将死者的头颅装在充满液体的罐子里,把罐子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妻子,还命令妻子把这个“礼物”放置在卧室中,不得扔掉。
一直到彼得一世去世之后,叶卡捷琳娜才敢把这个骇人的东西扔出了卧室。
彼得一世对心爱的女人都如此的变态,更别说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了。
当然了,作为改革家的彼得一世还是改变了落后的俄罗斯。
1695 年至 1725 年,彼得一世成年之后,便开始统治俄国。
彼得一世在执政期间大力推行改革,其中包括发展与经济相适应的基础工业 ;重组政府部门的官僚体制 ;将俄国领土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展 ;削减俄国内部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的力量。
彼得一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西化论者”,他主张根据俄国具体国情,向西方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将俄国领土稳步向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推进,一直延伸至亚洲,与中国接壤。
这样一来,乌拉尔山脉以东便再也没有能够阻碍俄国领土扩张的竞争对手。
但是,即便这样,俄国也未能轻易控制邻国,对东欧诸国发动的战争结果也喜忧参半,多次军事行动也未能达成目的,反而为了取得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
彼得一世所持的基本经济观点与前任统治者类似,他仍将农业作为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是,毫无疑问,彼得一世对俄国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彼得一世采取了多项举措,致力于发展与军事作战相适应的工业。
此外,为了为军事行动筹措必要的资金,彼得一世还推行新型税收制度,或改革原有制度。
但是,上述举措均建立在前任统治者铺设的道路之上。
彼得一世虽然被称为“西化论者”,但他并非俄国与西欧诸国外交关系的开创者。
当然,彼得一世确实是第一位造访西方的俄国君主,他曾先后前往英、法、普、荷等国,拜访了各国的著名统治者。
随着俄国与西方各国的外交关系逐渐加深,多项经济协议相继达成。
彼得一世利用出国游历的机会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例如造船业等。他甚至前往荷兰造船厂,为了学习造船工艺,向木匠不耻下问。
在彼得大帝担任统治者之前,俄国就已经与欧洲国家建立起了经济联系。
在宗教事务方面,彼得一世在名义上一贯支持俄国东正教,但是他的实际目的是将东正教变为指导本国基督教徒的有益资源。
彼得一世鼓励教会改革,主张对神职人员进行更为充分的专业培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宗教著作书写的准确性,而且杜绝了神职人员的腐败行为。
但是,彼得一世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仍是如何培养忠于国家的臣民,而不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
彼得一世为了避免对自身统治造成威胁,他绝不允许俄国基督教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彼得一世沿袭了其父的政治决策,继续致力于削弱神职人员的权力。
1725 年,彼得大帝逝世,俄国东正教会已经演变为一个政府部门,完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
而新设立的宗教事务部门则由彼得一世所任命的军官全权管辖。
俄罗斯的教会彻底丧失了独立性。大牧首被废黜,不再领导东正教会。
一直到 20 世纪,大牧首这一职位才得以恢复。
在彼得一世的统治期间,大部分俄罗斯人民都处于贫困状态。
自10世纪开始,农奴制便一直存在于俄国。
号称改革先锋的彼得一世对农奴制度情有独钟,他在位期间农奴制度非但没有被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
彼得一世曾将大批农奴作为礼物或报酬赐予亲友和部下,以犒赏他们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随着工业的发展,数以千计的农奴被当作国有财产,送入新建工厂劳动。
这些可怜的农奴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忍受着恶劣的生存条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俄国农奴面对私人业主和政府的虐待,丝毫没有合法途径寻求帮助。
这些农奴在忍无可忍之下,只有孤注一掷,要么逃跑,要么集体反抗.….…
俄罗斯17 世纪时爆发了多次著名的农奴起义。
农奴斯捷潘 · 拉辛就曾领导起义,反抗彼得一世的父亲阿列克谢沙皇的统治。
可惜的是,拉辛在起义失败后惨遭处决。
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农奴起义可谓是层出不穷……
1707年至1708年,农奴布拉温领导了著名的农奴起义。
最后,在彼得一世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压之下,起义最终失败。
彼得一世对农奴丝毫不怜悯,在这个独裁者看来,这些农奴就是会说话的工具。
彼得一世只喜欢西方对他有利的改革,而对西方的民主政体厌恶透顶。
“什么民主监督真是可恶,难道一个统治者不能管教自己的人民吗?”
彼得一世对俄罗斯的改革的确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了……
但是强大起来的俄罗斯却一直在领土扩张,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得广大百姓流离失所,哀声叹息……
众所周知,打仗需要钱……
彼得一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往老百姓头上刮钱来打仗。
解决战争费用的方法就是新增一个广义的人头税。
这个税目被用来取代向有耕地的家庭征收家庭税,从前几个农户被并成一个家庭征收家庭税。
每个农民被征收74戈比的税金,而且必须以现金给付,这比取代前的税制更显得沉重了。
重重税收压得人民透不过气来,但在彼得一世眼中钱是唯一的动力。
彼得一世心中只有扩张,没有人民,更没有民主。
扩张,扩张,不停地扩大领土,这就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目标。
从此以后,俄罗斯沙皇的成绩主要就是他是否扩张了领土,而不是广大人民是否获得了幸福。
没有自由的改革根本不是改革,俄罗斯的人民仍然是国家的牲口。
1724年秋,彼得一世为了救援落水士兵而感染风寒。
1725年2月8日彼得一世死了,终年52岁。
彼得一世的一生残暴多疑,这次总算做了件好事。
“我能上天堂吗?”
临终前的彼得一世喃喃低语……
天堂的门是否会为他而开呢?
只有天知道了……
俄罗斯人民依然没有什么改变,俄罗斯的天气仍然如此阴暗。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