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时候,姐姐上大学。当时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潮碰撞,出版了很多丛书。她拿回家,我跟着读。其中一本走向未来丛书《富饶的贫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忽悠了我大学专业的选择。
在社会学系读了四年本科。虽然只学到些许皮毛,但是看社会的目光,调查社会的方法,分析社会的理念都有社会学的影响。
今天回头思考。觉得这个所谓的富饶和贫困其实都是相对的。
也许当年所谓的贫困地区其实拥有富饶的资源,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有自由淳朴的民风。
30年沧桑巨变,中国的高速发展举世公认。曾经贫困偏僻的小镇很多都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
但是,这些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高楼大厦水泥森林,各种豪车堵在环路上,雾霾飘荡在城市间,大家争戴名牌包进口表,污染在看不见的地下和日益干涸的河湖以及心灵里,就是富饶吗?
大家为了躲雾霾,买的房子从北京到北戴河,从上海到海南。房子越盖越多,价格越来越高,富的人越富,贫的人越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永远不会实现。
那些历经多年的扶贫项目,真正起到作用的有多少?那些山里的孩子看见了山外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背井离乡奋斗终生。最后成为众多巨型城市中的一枚棋子。占据一个高楼里的笼子间,占据一个路上拥堵的车位,每日早出晚归打卡上班的制造城市垃圾,制造城市污染。而他们本来山清水秀的家乡,或被遗弃或被污染。
这是富饶的贫困还是贫困的富饶?
"No matter how big your house is, how recent your car is, or how big your bank account is. Our graves will always be the same size. Stay humble."
如果可以选择,我们是否宁愿安贫乐道,只住茅草屋,只骑自行车,只吃粗茶淡饭,过一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这不是现代城市人所向往的吗?
-----看记录片【塑料王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