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


2016年咻的一下,一半就过去了。一开始希望可以每个人做一次总结,再后来想想那就一个季度做一次总结吧。然而,半年就这样来了。所以,想着一定一定要做年中总结,然后这篇可能是流水账的文章就产生了。


【关于梦想清单,我完成了多少?】

半年内,我看完了48部电影,13本书。学习了PPT,新媒体运营,灵性沟通,手账,视觉笔记……每每打开手账上的这些记录都是满满的成就感。坚持了182天的微博打卡,坚持了半年的手账记录,坚持了60天的口语打卡,坚持了16天的运动打卡……

但,我真正能在自己的梦想清单上打钩的却只有少少的几个。

上半年里,我像海绵一样想要学习更多,吸收更多,一旦有喜爱的事情,就乐此不疲的报名参加。每天下班的时间都被挤得满满的,而睡眠的时间不断被延后,从12点睡觉到1点睡觉到2点睡觉。一开始的热情满满也在身体的不适下,开始渐渐消退。这时候才发现欣频老师在年初说的“保本保命”的意涵。

也刚好因为身体的不适,让自己开始放慢了脚步,得以重新审视我的梦想清单,以及我的时间规划。

回顾年前的梦想清单,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写了很多自己都不是特别肯定的梦想,也许只是当下的愿望,也许是与他人交谈后的突发的热情。而随着时间的开始,我依然没有去实践那些清单,而是往其他的方向走了。

但,我也没有太去严格要求我个人。或者说,我开始从责备自己的迷茫到接受自己的不稳定。以往,没有人来告诉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也确实一直都找不出自己真真正正喜欢的事情。而这阶段的不稳定以及多种尝试,刚刚好给了我一些“尝试”的机会。然后我开始不再纠结写下来的梦想清单了,而是不断的去添加我的梦想清单。也许,到年底我未必能够全部完成,但我仍相信,我把它们写下来也有原因。至于会是怎样的缘分,就让缘去找到那个分吧。


【分享带来的美好链接】

从遇到行动派之后,我确实开拓了自己不少的朋友圈,因为他们开放的心态也带给了我开放的心态。我不再那么限制自己添加好友,也不再那么限制朋友圈的信息分组。因为,我不再害怕自己的分享带给别人什么,或者得到别人怎样的反馈。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我更加自信了。

因为去年学习了思维导图,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次的导图分享。每一次分享前,我都会根据分享的人群不同而稍作修改PPT;每一次分享的过程中,语言的组织更加灵活;每一次分享后,都会得到更多朋友的关注,而他们的关注也同时激励我更进一步。

更幸运的是,可以遇见一群同频率的朋友。

更幸福的是,可以帮助到别人。


【从参与到组织】

因为参与了很多不一样的线上和线下的分享会,感动于有很多年轻向上的活力。也更加希望可以带给别人这样的活力,特别是FDC和自己身边的伙伴。

一个不经意的契机,组建了一个简单的口语打卡群,竟然超乎自己的想象,很顺利完成了第一期、第二期的30天打卡。而打卡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口语真的得到多厉害的进步,而是他们开始愿意去尝试其他的坚持。有的人可以努力到去模仿每一个语音语调,有的人因为担心读不清楚而去查阅各种资料,而这些细心也让我更加有动力把口语群坚持了下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虽然只是一个活动组织的开始,但我庆幸自己不再只是参与者,而是一个组织者。


【从别人的改变看到自己的改变】

从15年下半年开始,就经常会听到以前的朋友说,你最近改变了。但我其实自己并没有感受到,因为那会内心依然很浮躁。但今年的上半年,我慢慢发现了自己的改变。

跟妈妈的沟通渐渐地可以更自在的倾诉自己真正的想法了。虽然有的时候知道说了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因为是妈妈,所以想要说出口,而不是藏在内心里了。因为自己开始倾诉,所以妈妈也开始会跟自己抱怨一些事情了。我开心,可以成为她倾诉的对象。

身边的人开始行动起来了。他们说因为我的行动带给了他们行动的原动力。

不认识的伙伴会选择跟我倾诉跟向我学习了。

而我发现自己的改变就是,我开始正视问题,并开始慢慢懂得情绪管理,再解决问题了。我开始不再给自己找太多借口“做不到”,而是去试试了。我开始不再封闭自己,而是欢迎更多新伙伴了。我开始认知到,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


【半】

对了,上半年最大的决定,应该就是职业转型吧。虽然目前还没有转型成功,但那确实是我长久以来,最任性的一个决定了。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仍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决定。

上半年的“保本保命”功课,并没有做得很多;但为时不晚,下半年把“保本保命”做好的同时,开始“原力觉醒”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