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去看了《绿皮书》,今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位带有种族歧视的白人司机,载着黑人艺术家,一路南上巡演过程中的遭遇。在此就不剧透,推荐大家带着女朋友去看,没有女朋友的同学,可以用左右手手代替。谈谈看完影片后,我对贴标签这个行为认识及运用。
什么是贴标签
贴标签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
通俗点来讲,我们基于自己的经历、经验、知识面以及社会舆论,对于某类人、事或物,做出带有导向性的评价,如索尼大法好、河南人偷井盖、温州多土豪等,通常,大多数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但实际上并不能够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这样听起来,好像刻板印象大多给我们带来是认知上的偏差,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评价。但换个角度来看,好比我们背诵九九乘法表一样,简化了我们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大概情况,有利于人们应对周围的复杂环境。
我们该如何利用贴标签—以泡妞为列
刻板印象我们生活中处处在使用,但我们浑然不自知。理解了刻板印象的定义后,我们如何运用刻板印象做一些事呢?以泡妞为列子,谈谈刻板印象的应用
题目是:同学A要追求同学B
结合刻板印象的定义,我们对这道题做三部分的拆解1、目的:追求到B同学,即A各方面表现符合B同学的需求。2、B的需求:为对于A所表现形成的刻板印象的认可度。3、A的表现:如何运用刻板印象满足B的需求。那么由此可见,A弄清B的需求并且迎合B的需求,即可追求到B
先谈第2点,如果把B的需求理解成,对于A表现形成刻板印象的认可度。那么从刻板印象定义来看,我们对于一类人做出判断更多是基于经验主义,围绕这经验来源,B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分方面挖掘
外部来源:
1、B的知识结构,如接触较多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等;
2、B的朋友圈朋友质量,选择的朋友大多有类似的情况;
对外输出:
3、B的兴趣爱好;
4、B的对于某类人事物的评价;
从经验构成来讲,人们倾向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对待不同意见通常是抗拒。所以对于A来讲,做好背后工作是必须的,如何挖掘需求,其实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曾经有段时间,在探探上扮演女生撩男孩子,男孩子的聊天方式,聊天内容,聊天节奏,都是很有趣的问题。挖掘需求,重要的是观察+换位思考,更多是技巧层面的问题,反复练习即可。
再来谈第3点,A要如何表现,在此之前,先简单谈谈常见的刻板印象有:性别、外表、地区、国家或种族、喜好、年龄、身份或社经地位等。这类刻板印象有很多固有的指向性评价,就比如外表“身上有刺青的都是坏人”、“出门化妆打扮的男生很娘”...身份地位“程序员都很宅”、“公务员很混”...也就是说,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属性就是我们的标签,而且有些已经有固有评价了。A需要做的是把有负面评价的改正和突出满足B的标签,要怎么表现呢?以标签到达的时间线为逻辑
1、有个僚机很重要,通过第三人的介绍很重要,其次第三人的可信度更重要,把重点标签凸显,如长得帅、是程序猿等,认同固有标签但推陈出新,比用他是程序员很宅,不过他人来疯。
2、做好内功修炼,在不作假的基础上,重点表现,如外形打扮、朋友圈建设、给自己造标签等。
3、在聊天上下功夫,寻求共鸣、制造矛盾、刺探评价,充分挖掘女生需求,了解其对哪种刻板印象的认可度最高。
以上即我对刻板印象运用的理解,其实泡妞的过程,其实是人际相处过程的简化,关于信任如何传递、建立、加强和维持的过程。心理学中很多理论,在现实生活照都能很好运用的,了解背后的原理,对于我们很多事情帮助很大。不过所有技巧都是虚的,重要的是心诚然后是郎有情妾有意即时机也很重要。
还在猎头实习的时候,那时候前Boss的带领下,学习PDP(人才测评工具),当时他提到学习这项工具的过程是,给别人打标签—观察—再给别人打标签,其实是在讲,我们如何运用得出更精准的认知。换到生活场景就是,你可以给别人打标签,但是这个标签是动态的,需要你反复更正,你才能无限度的接近正确答案。
泡妞也是,A在挖掘需求的过程,也能对B有更深入的了解,到底自己有没有陷入刻板印象的怪圈,B在被A追求的同时,也要思考A的表现是否真实。所谓日久见人心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