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的天空还很黑,路灯昏暗的灯光的辐射范围里,还是看得到空气通透的迹象,据说昨晚刮了一夜的风,雾霾终于散了。今天是周末,但是要出门办事,便早早起床。洗漱,整理办事需要的东西,准备一家三口的早餐,孩子出门要穿的衣服、零食、水杯等等。经过一阵早上特有的兵荒马乱,终于八点半出门了。
办事的地方离我老家很近,高速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现在四通八达,无所不能及的今天,这个距离真的是很近的了,但是除了有事回家,其他时候有时候连一个月回一次都不能保证,还总是拿孩子小做理由,想想也是惭愧。
天空高远,寒风凛冽,是冬天该有的样子。阳光不惧寒冷,把车里的人晒得暖洋洋。事情很顺利,看表下午三点,决定回趟家。没有事前告诉父母,要给他们一个惊喜。车开过我家店门口,透过玻璃门,爸爸站在操作案前忙,妈妈坐在案子前的一个矮凳子上低头拿着剪刀在干着些什么。明媚的阳光穿透西向的两扇大玻璃门,屋内很温馨,我内心也异常温暖。分明看到父亲抬头看了一眼从门前经过的我们这辆车,随即又忙自己的事情,可能是实在没有想过在周日的下午这个时间二女儿一家会回来。
一个同事说我的文笔像李娟,我当时顺口说,“嗯,我经常看李娟的书。”李娟就是那个写散文很棒的裁缝的女儿。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我的文字为什么跟李娟这么像呢?陪伴李娟成长的只有姥姥和妈妈,而我却是被一大家子裹胁着长大的;李娟从小学习不好,时时被老师同学欺负,很是可怜,可我从小学习可是一路高歌,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每逢大考就掉链子……这是后话了;李娟辗转四川和新疆两地,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何况人家还有过阿勒泰和牧场上的生活经历,而我青春大部分的美好时光是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后来恍然大悟,真正像的原因应该就是我们都是裁缝的女儿吧!
李娟的母亲是裁缝,而我父亲和母亲都是裁缝。父母是手艺人,记事开始他俩就搭配着一起工作,父亲拿着大剪刀裁剪,母亲等缝纫机,琴瑟和鸣的样子,虽然有时候也吵架。家里总有几本教给人裁剪当时流行服装的书,小时候看着很深奥。有会做衣服的父母,色彩斑斓,各种花边的漂亮衣服装扮了我的童年。后来他俩开店,从服装代加工到后来的布匹经营店铺,再后来又有了干洗店,他们很辛苦,小店规模都不大,但是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
如今子女都成家了,母亲也因身体原因关掉了布匹店,只留下了父亲的干洗店,今年生意不是太好,我反而觉得很安慰,工作量也跟因劳累腰腿疼时不时发作的父亲匹配了。况且,这个干洗店也不会长久了,弟弟的宝宝明年就要出生了,他们去帮忙带宝宝了,即将开始为子女的另一种付出。现在这不好的生意反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短暂的休息机会。母亲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很有名气,即使退出江湖了,还是有人慕名找到家里来,让定做衣服,都是熟人介绍的。所以现在眼前的着一幕,是他俩又在默契配合了。
小家伙飞奔着跑到姥姥姥爷面前,他俩果然十二分的惊喜,立即带孩子上楼搜罗各种好吃的。母亲说,最近超市双十二零食促销,买了一些回来了,万一哪个小朋友回来了可以吃。这是无时无刻不盼着我们回家呢!冬天的晚上来得特别早,为了路上安全,他俩催促我们早点回去。小家伙直撇嘴,咕哝着在姥姥家没有呆够。这时母亲给出其不意来访的我们准备了一大包东西:孩子吃剩下的零食,馄饨、包子、枣馒头,还不停得念叨“早知道你们回来……”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现在全民都在弘扬工匠精神,父母几十年如一日,跟着服装布料打交道。他们是生意人,更是手艺人,守正创新,不断地精进着自己的技艺。我没有遗传父母的心灵手巧,很遗憾。但是他们的踏实肯干的精神内核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明白幸福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积累而来的。“活多,手头可以快,但是心里绝对不要慌。”母亲口头的一句话,是说给她自己,也会说给我们听,教会了我们:生活再忙碌,也要保持一颗从容的心。
在家一个小时,我始终窝在沙发里,身心放松,家永远是我的能量补给站。带着父母的沉甸甸的爱启程,开始新的一周的生活。路上又遇到那片美丽的芦苇荡,让爱人停车,我和孩子折了几只插在了花瓶里,很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