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转岗产品来上海工作的第116天。臆想之中的场景并没有发生——“这个才是适合我的岗位”然后快速成长。
每个决心换岗或换职业的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类似的想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对成长的渴求让人变得有些手忙脚乱,每天的忙碌中还掺杂着焦虑。
同龄人应该有不少人也是类似的处境,这种焦虑甚至让我对现在比较火的知识付费产生了新的视角。
知识付费火起来也许并不是大家对知识更渴求了,而是因为更多人有成长的焦虑。而学习是大家比较容易看得到的成长标尺,所以知识付费火了。
有时候想补补鸡汤却发现网上流传的励志成长故事,影视剧中的传奇成长历程,感受起来越来越不容易让人激动人心。
记得在知乎看一个关于《阿甘正传》的回答,答者认为除影片本身质量之外,大家看《阿甘正传》很受鼓舞是因为看到一个傻子也能成长为影片中后来的样子,认为自己也能。
而答者的观点认为阿甘是一个天才!跑步,打仗,兵乓球,现实生活中能有人把其中一项做到他的水平,就足够奋斗一辈子。
而阿甘却全占了,这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所以这其实是一部挺腹黑的电影。答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
顺着答者这个观点,回想之前看的很多电影里面的激动人心的成长情节,都会有一个共同点。主人公重复的,枯燥的锻炼场景都是通过几个变换场景快速带过的,而对于一个人成长提升的更难部分恰巧在这里。
观影者并不喜欢鼓噪无味的重复训练场景,而是喜欢短时间内通过看到锻炼前后成长的变化带来的快感。走出电影院,这样的观影者也就是我们每个人。
我很好奇:与故事、电影中能给人带来快感的成长故事对应的正常版的成长经过应该是怎样的?
所以我谋划了一个无聊的“鸿篇巨制”——《和上海的几百天》来记录自己这个正常版的成长经过。
其实这就是一个自我总结的漂亮说法而已,额外给总结取了一个名字。
2017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