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的学习使用,有人说主要用来记东西,有人说主要用来总结,有人说主要用来做创意等等。有没有谁更对呢?
都对!每个人所需要应用的领域不同,需求不一样,自然就着重点不同了。
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把知识和信息脉络化,层级分明地表现出来,同时中心发散,提炼关键词,采用图像、颜色等表现形式,让我们一眼看到,大脑就对它产生很好的刺激。
在我们但闹中,有一块区域叫记忆中枢海马体,这块区域对色彩、有趣、动态等刺激有着良性反应,会让其变得兴奋,一旦兴奋,记忆能力就得到了成倍的加强。
理论上,增强记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那么思维导图到底如何增强记忆呢?
(1)色彩引发记忆的情绪
人类都是一群好“色”之徒,天性喜欢色彩鲜明,五彩斑斓的事物,因此,好的色彩匹配是加深记忆的一个重要内容。
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都要求有自己的颜色,一张完整的导图,我们能看到各种色彩在图上,并且没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区分。在选择色彩时,至少选择3中以上颜色,最好冷暖进行搭配,能够在视觉的第一印象,就能有种舒畅的区域感,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加深记忆。
(2)涂鸦拓展记忆的维度
在思维导图绘制中,有些人可能会把涂鸦画的相当精美,但是涂鸦毕竟还是涂鸦,目的在于强调自己写下的文字,所以重点是成为回想的线索。既然要画,就要画成可以回想的关键。以强调的观点来说,涂鸦当然也要加上鲜艳的颜色,效果才更好,才更容易找关联。用来准备考试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加入涂鸦和标志,这样可以轻松愉快地记住许多内容。
在思维导图里,图更多的在于表达意义,并不在于多美,比如:一个爱心代表喜好,一个箭头代表方向,一个S代表超人等。一个小图,能打开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敲开记忆的大门,有句话说: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在思维导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思维导图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你想要记忆的部分旁边涂鸦就对了,这么一来就会联想到'那个涂鸦旁边好像有答案喔',这便是强化记忆力的原则。平时习惯在思维导图中加入漫画或涂鸦,就能轻松记住考试出题的内容和关键词。准备考试并非指正经八百地拿着课本读书,所以画几条线、随手涂鸦、上色,这些小动作是完全不必顾虑的。
(3)关键词把控记忆的线索
我们的大脑如同一台机器,高速地运转,但运转时要耗费能量的,也会疲劳,如果大量的信息充斥着大脑,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疲乏,而且很混乱。那么,要想记忆大量的信息,肯定不能依托于什么都死记下来。
思维导图用到的都是关键词,没有句子,让信息量得到很大程度的缩减,同时通过规范的逻辑整理归类,有效关联,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部分大大缩减,把控好关键词,真正地让我们记忆效率事半功倍,并且在回忆起来,顺藤摸瓜,步步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