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小呱呱无论从长相还是性格,都像极了男孩,以至于到户外玩耍的时候,总是被叫成哥哥或弟弟。
但是“像男孩子”这一点,并没有影响我们像对待小女孩一样对待她,相反的,我们对待她的方式甚至可以说“很女孩”——
拉开衣柜,衣服是以粉色系为主的;
目之所及,玩具是以各种软萌可爱为主的;
对着开放的花朵,我们会说,“看,这些花花好漂亮!”
对着毛茸茸的小狗,我们会说,“看,这只小狗好可爱!”
她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总是说,“我们是女孩子,应该温柔一点;”
她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总是说,“我们是女孩子,要乖巧一点;”…
在打下这些文字之前,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因为她是女孩,我们便无意识地为她选择了如此多很女孩的粉色系和软萌系,而我们对她强调的 “漂亮”、“可爱”、 “温柔“也是偏于女孩的词汇。
这正如一项研究所发现的,父母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对男孩和女孩说话的重点和谈论的内容完全不同。
如果是男孩,父母会说:“看!那边有三只兔子。”
如果是女孩,父母会说:“看,那些兔子多可爱!”
如果是男孩,父母会说:“哇!你用10块积木搭了个高塔!”
如果是女孩,父母会说:“你搭得真漂亮!”
其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男孩等于数字,女孩等于感受。这种无意识的暗示到底具有多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做法会对我们的男孩女孩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思考的。
对于小呱呱,我常常在想,我们如此“别有用心”地对她强调性别差异,对她“区别对待”,是否是一种限制和浪费呢?比如我们给她太多女孩的粉色,那她是不是失去了认识男孩的蓝色的机会?我们总是对她强调要温柔,那她以后长大会不会不够顽强? 我们告诉她要有女孩子的样子,要乖巧一点,那她会不会因为刻意扮乖而错失了成长为她自己的机会?
也许,我们并不应预先在头脑中画一个性别应该符合的形象,再拿我们的言行举止去强化这种印象。
就像《游戏力》的作者科恩所说的:环境的影响和暗示常常比想象得大,尤其是在性别差异方面。我们并不是要拒绝自然而然发生的性别差异,但接受并不意味着要放任孩子被对他们的期许所定义。
那么,要怎么扭转这种状况呢?我决定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着装上,不再刻意选择粉色,而是多样化,除了中性的白色、黄色以外,甚至比较男孩的蓝色也不妨一试。等她大一点,甚至可以带她到店里,让她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款式和颜色。
2.玩具上,除了软萌可爱的芭比娃娃等玩具,比较男孩的球类、小火车、小铲车等,也纳入选择范围,鼓励她玩一些“男孩子的游戏”。
3.言语上,除了注重她的感受体验,也可以加入一些理性的元素,比如我们除了看到花花的漂亮,还可以数一数有几朵花;也不再将“女孩子就应该怎样怎样”挂在嘴边,以防因为自己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而对她强化性别差异。
女孩生性已经对情感很敏感,我们可以鼓励她这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我们也可以常常跟她聊聊数字,问问“你看见几只兔子?”
而对于男孩呢?他们已经有很好的空间感,因此“那些兔子很紧张,你看它们竖起耳朵在听我们的声音”这样的对话应该能让他开始对情绪有所感知。
我们应该明白,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是自由的,我们没必要因为性别来强化他们的行为,来让他们的人生受限。至少作为一个女孩的妈妈,我希望她能勇敢地做自己的主人,成长为自己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