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我们总会有这样的困扰:“我都已经讲得这么清楚了,你怎么还听不明白呀?你怎么那么笨啊?”这時,我们往往心生埋怨,懒得再多做解释,而对方也很委屈或是充满怨气地反驳,明明是你自己不会表达,反而还怪我听不懂,真是有病。
真的是听众特别笨,听不懂人话吗?当然不是。只是说者和听者之间的认知不一样,所以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不一样。就像我在河的这边,而你在河的那边,我们之间隔着一条宽宽的鸿沟。
对此,日本作家斋藤孝在《开口就能说重点》一书中提出了“河流模式”。为了让对方跨过鸿沟顺利到达我这边,我需要设置几块“踏脚石”(重要的信息点),而能否恰当摆放这几块“踏脚石”,是决定沟通能否顺畅的关键。
一次高效的谈话,应该是让对方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让对方抵达“不一样的点”,即从现在既有的认知通过“踏脚石”到达一种全新的认知。
说话的时候,至少要让听众知道这里有条河流的存在。假设河流中有三块“踏脚石”,你至少要帮助对方抵达第二块“踏脚石”。假设要解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一块“踏脚石”一定是生活中的实例,第二块“踏脚石”作为过渡,第三块“踏脚石”才是专门的物理知识,否则听众跳不过来。但是“在行驶中的火车上跳起来也不会跌倒”这种等级的知识,一般人都能理解,可作为第一块踏脚石。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可以避免听者理解不足。
当然,对象不同,谈话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根据听者的生活经验来决定。推测听众有多少经验,并在谈话中唤醒对方的经验,这样谈话内容会更容易被对方接受。比如教小孩子认钟表,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时针指着3,分针走到12,不能写成3:60,而一定要写成是3:00,明明分针走到12是走了60分啊,又不是0分,他们很难有循环的概念。但他们知道,所有的数字是从0开始,一直往下数的,这是他们的既有认知,即0、1、2、3、4、5、6、7、8、9、10、11、12……他们会数,在这个既有认知上,可以加一条线段,
这是小孩子在既有认知上设置的第一块“踏脚石”。接下来将这条线段围成一个圆,小孩会发现当线段变成圆的时候,0和12重合在一起了,这時小孩子会有一个概念,当分针走到12的时候,这个12也可以看作是0,因为这里是0和12重合的地方,这便是第二块“踏脚石”。第三块“踏脚石”就是要稍加说明什么时候做12,什么时候做0,这个时间问题就这样解决了。通过这种“河流模式”的讲解,也就很少会存在对方听不懂的情况了。
听者听不明白,有时候真的是说者没有说清楚,是因为说者没有站在听者的经验基础上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只是在说自己想说的而已,并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所以以后,当有人听不懂你说的话的时候,思考下这是对方有足够理解这个问题的经验吗?如果没有,我该如何结合他的经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到这時,你会少很多的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