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日去看英国这个西欧岛国的版图,还是会觉得非常奇怪。北爱尔兰明明与爱尔兰这个独立国家的土地接壤,与英国本土隔海相望,而北爱尔兰这块土地却属于英国。
12世纪60年代末,整个爱尔兰岛并没有出现统一的政权,一个落魄贵族此时以效忠英国国王为代价向英国求援,英国派遣军队首次抵达了爱尔兰岛并在都柏林的战役中打败了爱尔兰盟军,自此爱尔兰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
16世纪40年代初,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了便于管理,把整个爱尔兰划成了一个行政单位,英国人在爱尔兰王国当上了国王。英国疯狂地向爱尔兰移民。但英格兰人与苏格兰人信仰新教,爱尔兰人却信仰天主教,种族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不断。
19世纪40年代中期,爱尔兰爆发马铃薯欠收危机,产生了大量的饥荒,此时作为中央政府的英国选择了袖手旁观。一边是爱尔兰因为饥饿死伤无数,一边却是英国商人大发灾难横财。爱尔兰和英国彻底决裂。
1918年,爱尔兰决定脱离英国,但爱尔兰内部有大量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移民,他们希望自己脚下的土地留在英国。
1921年,北爱尔兰根据公投拒绝独立,依旧属于英国。北爱尔兰居民中虽然存在大量移民,可依旧有不少本来就是爱尔兰人,他们虽然人数少于移民,决定不了北爱尔兰的去留,但他们始终坚持想让北爱尔兰重新归入爱尔兰,脱离英国的主张,游行示威从未停止。直至今日,北爱尔兰依旧是英国秩序最混乱的地方。
这便是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纽约客》特约撰稿人帕特里克•拉登•基夫的作品《什么也别说》这部纪实性文学的时代背景。这部小说讲述的便是关于北爱尔兰问题的故事。
1972年晚在西贝尔法斯特家中等待女儿海伦买炸鱼薯条归来的琼•麦康维尔等来的却是不速之客。周围像是被清理过一样,也没有邻居给予警报。就这样琼•麦康维尔在留下一句“看好孩子们,等我回来”以后莫名其妙就被闯入家中的那群人绑走了。自此她的十个孩子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的母亲。直到很多年以后,海滩上发现了一具人类骨骼……
艾伯特家的女儿杜洛尔丝·普赖斯是北爱尔兰共和军成员,数十年来她想把英国从爱尔兰岛上剔除出去。她的父母都投身于狂热的爱尔兰共和主义事业当中,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北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家庭。杜洛尔丝的一生充满着斗志与戏剧性。她从小根深蒂固地接受着父母的思想,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她日后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她后来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著名作家方方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琼•麦康维尔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她是不幸的。真希望这样子的事情可以越来越少。不管如何,我们都应感恩自己身处的环境。
大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么一句话,“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那么我们同理也可以这样理解《什么也别说》,是什么导致了杜洛尔丝和她的妹妹面对英方审问时“什么也别说”呢?又是什么导致了北爱尔兰冲突中的沉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