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茶之四——坦洋工夫
简介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首,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以当地坦洋菜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成茶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底红匀光亮。
历史发展
明洪武四年(1371年),福安坦洋村人发现了当地的“坦洋菜茶”;
1851年,坦洋村胡氏创制了“坦洋工夫”红茶,列为“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问世后,闽浙边界数县竞相仿效生产,并送至坦洋村交易,使这个小山村出现36家茶行;
1915年,“坦洋工夫”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被英国王室指定为特供茶,今天保存下来的“坦洋工夫”茶银票还印有当年英国议会大厦的图案。
加工工序
鲜叶采摘、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干燥、精制。
价值功效
生津清热、减肥美容、利尿、消炎杀菌、抗衰老等。
品茗指南
详见昨天政和工夫篇的工夫红茶泡法:)
今天的地图画的有点丑,不好意思哈。我真的尽力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