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要梳理metadata(元数据),可是屡屡打开文件后,就想要关上。元数据到底是个啥概念?能起到啥作用呢?这与条件又有什么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缘?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写作dita best practice的作者,他们或许会摇摇头,“年轻人,too yong too naive”。元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对于DITA小白来说,似乎一时半会,没那么容易参透。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讲不清楚还是别讲,不然就没有好吃的啦。
下面就简单总结一下阅读这本书的一点记录
1.metadata作用
提高数据可检索性,易追溯性。如果找都找不到,何谈使用。
为用户提供制作个性化内容。针对系统型号,软件平台,读者对象等差异,输出相应的内容。
2.meta data分类
第一类,索引,加入topic的prolog,作为topic关键词,便于用户查找(虽然很少还有人使用索引定位内容了)。
主要为了方便便于用户查找。
第二类,按照合规性要求撰写的内容。比如版权信息,印刷信息。
第三类,进行条件标记和数据过滤的信息。这与条件文本的使用密不可分。比如读者类别,软件平台,保密等级。
第四类,topic和map的相关属性。比如,作者,创建日期,版本信息等。注意,这些metadata不能用于数据筛选。这些也是我们能够通过属性查看的信息。
如果现有的metadata不够或者不满足要求,可以通过othermeta新增。
map的metadata信息自动继承到子map或者topic中,大颗粒的优先级高于小颗粒。
由此可见,用于条件的metadata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现在你分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