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学生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经过问人、查找电话等方式,终于联系上了,并相互加了微信,进行电波交流。有次,在交流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她回答的语气,或者说使用的语气助词,很不规范,让我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比如,她知道我要去西安,就说家里人想请我吃顿饭。我说,不用了,有朋友在西安,事先已经安排好了。她回答说:“噢吧”,我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意思。正常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说:“好的”,让人感觉对方知道了,而且心里也很高兴。这个语气助词“噢吧”,不知道表达的是无奈,还是很不高兴。
由此让我想到,现在人们在使用微信这种智能化时代的交流工具时,应该要懂得一些文字交流时的规矩,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而不是随意地回复。
微信交流中的一些缺乏人文素养的情况随处可见。
比如,在我们医院的工作群里,有些是官方文字通知,中层干部见到后,要回“收到”,以便让发送者知道,这个通知都有哪些人知道了,哪些人还没有看到,发通知的人,就需要专门打电话再通知到那些没有回复的人。这样,这个通知的目的就达到了,收到通知的人,按照通知上的要求去做就行了,这就是发通知的目的。
但是,有时候,是发微信者处于好心,会提醒一些事,这是同志们之间的关怀。今年夏天,我在淮安,就在微信群里提醒去淮安学习的同志,在淮安学习的十天里,气温很高,需要带些夏天穿的衣服,几乎是所有看到这个提醒的人,均用“收到”来回答我,让我哭笑不得。我当时就在想,是不是第一个看到的人用“收到”来回复,其他的人也都用这种方式表达呢?还是大家都只会“收到”这个动作?其实,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回复,“知道了,谢谢”,“明白了,谢谢”,而不是用很生硬、很正式的“收到”来回答。
还有,有时别人是用询问的口气问个事,对方却用“哦”、“嗯”,来回答,让问询者,感到莫名其妙。
有时,一方在某地等另一方,看对方还不到,就发微信问“你什么时候来啊?”,对方却发来这样的微信:“我一会儿就来!”。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我可能在多长时间内到,或我马上过去,请稍等!”尽管前者的表达不伤大雅,但从中可看到其人文素养的欠缺。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学习一些待人接物的常识,多学习一些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人文素养进行强化训练,在与他人交流时,以让对方感到舒服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