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为抢占人才先机掀起“抢人大战”。这充分说明人才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根本。治国经邦,人才为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作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不仅是紧跟榜样脚步,聆听时代声音,响应党的号召,也能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找到青春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让青春在志愿中闪光。
青春在志愿中闪光,要知行合一。“空谈误国,实战兴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湖羊桐乡的土专家老费自学成才,并将所学知识用于乡村工作中,将菊花秸秆变废为宝,有效解决湖羊冬季饲料短缺问题,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正是因为老费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百姓家常中找问题,不断尝试改进,才能更好为基层发展做贡献。因此,作为一名基层服务志愿者,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田间地头中找方法,俯下身子,静下心,向群众学习,多积累,多磨练,成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
青春在志愿中闪光,要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创新,整个民族就是死水一滩,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将步履维艰,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将会被历史遗弃。40年前,安徽小岗村留下的红手印引发的连锁反应,深刻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30多年前的习近平,力推农村改革,使正定县农业总收入翻了近两倍。在新时代的今天,巴东县的一名志愿支教老师袁辉在实际教学中摸索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帮助山村孩子健康成长,学得快乐,活的自信。作为基层服务志愿者,更应具备不断创新,不断钻研的精神。在服务群众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进取,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人才铸就创新的根与魂,唯有在创新事业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才能让广大高素质人才将个人发展汇聚到时代洪流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方能成就创新型国家,让中华巨龙盘踞在世界之巅。我们应坚持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让青春在志愿中闪光,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梦、中国梦,成为一名心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