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大致就是一个月薪4600的女孩在所在的城市已拥有两套房。
文章中细数了她是如何节俭买房的,如她所言,有房才有安全感,有房才感觉不是城市的过客…… 对于她这种观点,我很赞同,可能中国人固有的家概念影响,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温暖的家的前提也是我的主观臆断。
豆点小时候在单位住,房子很紧张,豆点常问,为啥别人家那么大,咱家这么小。看着幼小心灵的比较后的问话,我就想,何时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套大房子,何时才能不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后来在拥有房子的过程中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一家人的心情却是美好的。由于收入直接决定了一切的质量,又想让豆点的童年更丰富多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在没有外来资助下,我们只能节俭再节俭,家具是一件一件的零星入手的,喜欢的物品也是等了很久很久直到执念依旧在的时候才从预算中扣除,很多时候都是提前透支,然后,一日的工资财富瞬间就成了补负债窟窿的填缺。就这样,透支,补,透支,补循环往复。日子就在重复中度过,后来,随着所需渐少,手头宽裕的不再透支,也仅仅限于日产日足,阿q式的知足常乐。
一晃儿眼,在这个小城呆了十二年了。从最初的不甘心到现在的随遇而安,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到现在的甘于平寂。原来,生活改变的不是欲望,而是缺少更大欲望的诱惑,以及面对大蛋糕欲望的那种极强追求的心。
人到中年,只想稳字当头。行有伴,饿有饭,需要钱,让生自己的人有所依靠,也让自己生的人所依靠。
世界那么大,能携带老小常出去转转,是我向往且行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