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年寒假都会要写一篇观后感,“感动中国”的观后感。其实那时候看感动中国无非就是为了完成一份作业,可后来却愈发觉得这些是真真切切写进心里的感动。于是,每年正月都盼着等着某一个晚上的颁奖典礼,然后可能就是哭的稀里哗啦,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大概是阅历的积累或也只是年龄的增长让我开始越发尊崇善意。记得高二的时候看超级演说家的第二季,那时候想着,为什么晋级的都是些只是故事感动但本身并没什么演说能力的人。大一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因为团队在学校多留了几天,这几天晚上没什么事就又把超级演说家的第二季看了一遍,感觉和之前看的一次有了很大的不同,内容全然一样,但触动却深了很多。开始的几期里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一个寻子多年的母亲和一个扎根山村的支教老师,他们并没有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对所讲的内容有着十足的感受。
从那时候开始,我逐渐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是建立在情感的感同身受之上的。我总是怕自己会缺失应有的一份善意,所以不断不断的告诫自己。
昨天晚上看感动中国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善意不仅仅是存于心间的一种品格,更已是刻入了信仰之中。
救火英雄王锋的妻子潘品说道,他那时候反复冲进火海救人的行为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平时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他那时候没有进去救人,反而会感到奇怪。
这就是我理解的信仰吧,忠义感乾坤的壮举可能只是一瞬,但此刻反映的感动却向我们阐释着,不论是在何时何地,都会是一样的选择。因为善意确乎是写进了信仰之中,刻骨而又铭心。
记得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一句话,说没有信仰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当人无所畏惧的时候,就能干出任何事;可我倒觉得若是信仰中没有了一丝该有的善意,该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投入信仰之中的情感,我想称之为热爱。感动中国的十位获奖者,也包括特别致敬的中国女排,他们都是循着自己的信仰,热爱着自己所做的事。他们都一心一意扎根自己的事业,不论是星斗焕文章的航天科研工作者,还是芳兰振蕙叶的山村老师,不论是君子通大道的大学生村官,还是浩气展虹霓的飞行员,不论是器成天下走的电焊技师,还是推诚结仁爱的医生,不论是暖带入春风的校长,还是澄清有片心的新疆法官,不论是曙色满东方的量子科学家,还是为国著功成的中国女排。
心中有一份信仰,持着热爱,秉着善意,一路走来。有时候,感动是在点滴间的积累,经年累月,如白芳礼老人的一点点堆叠起来的善心;有时候,感动又是在危难瞬间爆发的强烈正义,厚积薄发,如王锋在大火之中三进三出留下的一排血脚印;更有些时候,感动是出于责任,是出于热爱,是坚守,是不放弃。
记得以前看过一场关于“人性本善”的经典辩论,在这之前我也思考过一个神奇的问题,“人之初,性本善”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否为一个矛盾的存在,既然人性本善,本性又难移,那为何又会存在不善之人呢?但事实又确实如此,所以每每当正能量爆发的时候,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宣扬着正义,这是对善意的最纯粹的景仰吧。
我总是细数着心中的善意,害怕有哪一天渐渐丢了他们。
所以,我想着,愿我们的信仰中有一份永存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