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与渲情 ——论巴洛克绘画与中式写意

众所周知,巴洛克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本身对世界艺术发展构成的巨大推动作用。诞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叶的巴洛克艺术,以其“非理性”的精神内涵,从发源地意大利罗马迅速席卷整个欧洲及其海外殖民地,打破了西方文艺复兴古典审美一统天下的局面。
巴洛克艺术名义上继承自文艺复兴,但在其精神理念层面,则背道而驰,追求对古典审美的反叛与超越,提倡用心灵本真还原艺术的真实,提取和挖掘自然的内在精神,崇尚美无定形。也正因此,在诞生之初,被传统艺术家视为艺术畸形的产物即巴洛克(barroco,葡萄牙语,不规则的珍珠)的由来。
巴洛克诞生之初,之所以遭到传统艺术家的排斥和批判,是因为它追求的审美,与盛期文艺复兴追求的秩序、平衡、克制等理性和谐的审美相悖,在文艺界充当了挑战传统审美标准的角色。它追求矛盾对立的运动观,多样性的系统观和高扬人性的自由观,突出激情与悲情的崇高感,追求自由不拘的多样性。而文艺作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风向标,通常引领着一个时代文化思潮的崛起。事实上,在1520年的时候,文艺复兴盛期风格已经受到开朗基罗开创的样式主义的影响,开始出现以拉长而蜿蜒的线条为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点可以看做巴洛克诞生的萌芽。当宗教分歧开始在西方蔓延,政治形势日益趋于混乱的情况下,盛世文艺复兴的审美标准,却在其核心地意大利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人们逐渐从理性化走向世俗化,原先平静而克制的美被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所替代,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艺术手法。
相对于传统审美的没落,宗教改革的需求应对新生艺术则催生了巴洛克审美的风行,令处于人神之间的艺术真正走向了世俗。几乎所有宗教都试图使人们对幻想虚构出来的各种实体、特征及其关系信以为真,因此,借助人们、熟悉的直观情感印象和艺术的表现方式,则成为传达宗教信息最便利的手段。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展了人么的眼界,城市的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运行的机制,艺术家们将科学成果运用于作品的创作之中,使得艺术活动充满信心和乐观,于是形成了巴洛克追求运动和变化的灵魂。
实际上,突破原始的传统框架,挣脱固有的艺术理性束缚,具有叛逆精神且不走寻常路的巴洛克,是建立在传统经典之上的尝试。巴洛克并非只追求外表的世俗化与粉饰,更着重的是一种感情的表达,以我们最易接受的方式。它的目的在于使观众直观的了解艺者所要他们了解的情感,从而有深刻的代入体验,形成一种故事情境般的交流愉悦感,以情动人,而不是以往的以理喻人。譬如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罗马圣玛利亚教堂科尔那纳罗礼拜堂,其雕塑、绘画与建筑融为一体,不仅不使观者有不慎闯入和被孤立的陌生感,反而有一种将观者融入情境之中的体验感。这是以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所没有的特点。但这并不代表巴洛克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割裂,相反,巴洛克从盛期文艺复兴风格中汲取到了历史现实主义要素,又从晚期文艺复兴风格中征用了情绪化的表达,较好的完成了从理性的自然到感性的自然的过渡。它强调装饰及细节的变化,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不再如以往一样取从庄重典雅,与传统审美形成了实际上的花雅之争。
这一点,在巴洛克风格的绘画中有着清晰的体现。大量的巴洛克风绘画作品中,一改之前文艺复兴时期着重于清晰轮廓线条和结构的塑形效果,开始追求以强烈的直接的光影来描绘视觉上的美感,强调视觉色彩的配搭和丰富性的彩绘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尤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这种浪漫主义色彩,被巴赞在《巴洛克》一书中视作受到部分来自中国的“异国趣味”影响而产生的审美创新。
那么,巴赞所说到的来自中国的“异国趣味”,究竟所指为何呢?
文艺复兴时期的构图,追求的是自身的秩序与均衡。这种秩序和均衡依据着基于传统的“远近法”和“比例”的概念。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出的是一种庄重严谨宁静和谐的风格,至今存世的西方传统园林和插花艺术也大多呈现这样的审美意趣。与其相区别的是,中国美术的秩序从散点透视和曲线出发,富于韵律变化和运动感,善于营造意境,重组空间秩序。这点给敏锐的欧洲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文艺复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放视野提供了帮助。这些不仅在艺术史上,而且在思想史上也都与西方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西方社会不能否定的重要历程。
然而,巴洛克吸取了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精华,特别是感性自然的解读和再现,并将之发挥到了在视觉上追求新奇,夸张,怪诞,热衷于无穷与不定,大量的运用曲线,以复杂明快的生动吸引观者。因此,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充斥着情绪的渲发和炫技的风采,与中国的写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的写意也是在深入观察自然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传统审美的指导下,适当的扬弃精练,弱化所描绘的事物的细节,强化其流动的生气,以渲染画面的变化运动之美。与巴洛克风着重激情的碰撞效果和情绪的抒发不同的是,中国写意除了炫技和抒发情感之外,还会追求一种意识形态和哲学思想上的隐喻与交流,言在画中,意在纸外,需要观者用心揣摩和对话。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微妙”和西方文化的“精准”最大的区别。正所谓“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譬如:西方画家可以精准的复制中国画,或者创作中国画,但却复制不了中国画的神韵。这是因为,中国审美意识中的变化,境随心转,强调向内观,在情绪的抒发和表达上,也是一叹三止,欲扬先抑,而不是直抒胸臆。
故此,巴洛克的生动明快而富有激情,与东方写意的美而无形的变化之美,各有其特色和优势,谈不上谁更殊胜一筹。然两者之间的交流,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