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写的一篇文章《欲》,在这两天得到了不少的点击量,也获得了一些赞和评论,我自己也有点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从惊蛰开始日更,到目前也有一个多月了。为了保持日更的频率,中间也有几篇敷衍之作,一眼就能看得出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之。
但很多时候,我都是认真的去写,不管词句的好坏,篇幅的长短。我试着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发表《欲》的时候,我没有哗众取宠的心思,也没有博人眼球的欲望,只是恰好那天经历着那么一件事,有感而发而已。当时也并没有什么点击量。
进驻简书也快三年了,三年里断断续续写过蛮多文章。有点击上千的,有获赞不少的,有评论互动的,还有几篇得过赞赏的,是简友们的点滴关注让我有继续写作的欲望和动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得到不错的反馈,开始我还是抱着获得点击量和获赞数的功利心思去写文章,有真实的,有编撰的,迎合着大众的趣味,成为标题党,但得到的效果并不如期待中的。
所以中途我停笔过一段日子。
直到今年春节时,在家读了一本叶圣陶先生的关于写作的书,他说,写作一定是要写自己熟悉的,且见识过,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文章才会有温度,自己写得也不会太费劲。
所以,从今年开始,我写的文章,少了很多故事性,也并非什么大篇幅,写得都是一些生活的小事,发一些可有可无的牢骚,并不求什么点击量之类的。
之所以每天都更新,只是让自己能有一件可以坚持做下去的事情而已,如果能从中受益,比如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专注度和耐性,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可是,这两天我收到了关于《欲》的一些评论,让我感到好笑的同时,也让开始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于《欲》,有简友说文字真实细腻,我很开心,因为用心写的东西被陌生人感受到了,让人产生了共鸣。有简友也持相反的态度,说文字露骨,会带坏简书里的零零后,是大罪过,要我删掉,这让我有点啼笑皆非。还有些简友则为我鸣不平,反驳那些说我有伤风化的评论,我很感激,至少让我知道我并不是十恶不赦。
这些评论,或好或坏我都没有回馈。并不是懒,也不是不屑,只是没必要。因为我太了解自己了,一旦争执起来便不会轻易罢休,但简书并不是一个适合争吵的空间,而是一个让人分享故事表达情感的平台,我很尊重这个平台。
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都不一样,形成的条件和环境千变万化,并不是他人的三言两语就能够改变的。我尊重不同的观点,但尊重不代表认同,我选择承默,沉默不代表妥协。我相信简书这个平台的包容性,也相信简书的审核制度。
最后感谢所有关注我的简友们,也希望你们勇敢的用文字表达自我。我相信,能到这个平台来的人,都有一颗温柔的心。
祝大家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