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大研
读万卷书是学习,行万里路也是学习。
贵州黔东南州学习蓝染结束后,没有直接返程,而是再次启程到北京,心里想着既然都出来三个月了,索性再到处走走。
到北京首先拜访的是在黔东南州侗寨学习蓝染认识的服装设计师易老师,先到易老师的工作室参观学习,易老师痴迷于对传统手工夏布的研究(因为他的家乡湖南浏阳就是生产夏布的地方),并且成立了品牌--夏木。
工作室在北京胡同里很老旧小二楼上,上楼梯还能听见咯吱咯吱响,但是开门进到工作室就忍不住惊叹,好文艺呀。布置超级细心,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本来想上照片的,翻了一下相簿发现没有合适的),因为赶时间的原因,在易老师工作室没有久待。
接着在易老师的带领下,把那条胡同里的手作买手店都逛了一遍,然后吃个午饭后去马可老师的无用工作室参观。
当时无用工作室的展览是:撑起头上一片天--传统手作油纸伞展。
图片发自大研
进入工作室第一要求手机关机,第二要求不能拍照片,第三要求里面的衣服不能乱摸。上面这个油纸伞是允许拍照片的,进入工作室里面,看到的整个空间布置给我的感觉像有一种还原80年代的老房子的感觉,里面的衣服床品全部都是用手工织布做的,朴实而自然,每一个系列都故事。
观看的过程让我觉得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这种力量挺震撼的。
马可老师的工作室参观结束后又到三元里的手作店里参观,一天下来接收好多知识量,出来学习果然能让人茁壮成长。
两天北京待下来,真的是收获颇丰。
第二天去了一趟北京服装学院参观印染专业的实验室,探讨植物染色牢度的问题。
还去了一趟中国计量院测一下我们带来的植物染和蓝染的布的色牢度。
之前看了易老师工作室的夏布,兴趣盎然,接下来直接去一趟湖南浏阳看看手工夏布,以后想用夏布来做植物染和蓝染。
图片发自大研
图片发自大研
图片发自大研
图片发自大研
图片发自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