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一切都会厌倦,除了对理解。
我总希望被理解,太多时候,当我们失落、无助、悲伤、失望的时候,我们想要找一个人诉说心中的委屈、不安、失望,那份心情,我们希望听的那个人可以理解。
我们做一个决定,放弃一份工作,或者放弃一份爱,希望被理解,只是最后我们能收到支持和反对,却未必能收到理解。
记得2015年递了辞职报告之后,很多人打电话来劝,从来不会打电话的父亲、舅舅、姨妈、在泰国出差的姐姐,还在上大学的表弟,大抵都是说那么好的工作你都不知道珍惜,你想干嘛,尽是责备和不解,甚至于扣上不孝顺的帽子。
但凡说一句,”一份工作而已,自己可以做决定”。马上便会收到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那段时间,亲戚家人的电话多过之前七年所有的电话,舅舅最后的一通电话大意是你再这么固执下去只能众叛亲离。
于是慢性胃炎、害怕听见电话响起来、整晚整晚的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一度抑郁。
苏格拉底说,若无心灵之疾,何来抱恙身躯。
是啊,心里若开朗明亮没有潮湿,身体又怎么去迎合它。
心理学讲心身一体观,心里的需求要通过心里去满足,否则,潜意识会指挥身体替它完成。
在那期间,唯一觉得温暖的是十几年来一直在身边的朋友遥远。
是她告诉我,“人生要自己选,不能因为这个人说了这个那个人说了那个,就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放弃了初心,难道为了满足那些期望,到了五十岁也要做着别人期望你做的那些事情,这样的话,你到底过的是谁的人生?”
她说:“你经过认真考虑做的任何决定我都支持你。”
那个支持就像冬天里唯一的一个暖炉。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
我们需要被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
建立在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求助者中心疗法中有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咨询师的努力建立起来,其中包括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理解求助者表面以及深层次的情感和认知信息、沉默等。
咨询师对于求助者的这种理解,在生活中我们无法要求身边的人去做到。
因为也不会有人做得到。
我们所遇到的理解大多数是站在“对面”,而不是相同的角度或者位置。
也许,那种真正的、完全的理解,原本就不存在。
我们常说,只有经历相似或者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才会理解自己,可是那样的理解依然不是完全的。
记得身边的朋友失恋的时候,她坐在我对面掩面而泣,诉说着对方的多情和冷血,自私和冷漠。
同样失恋过的我将纸巾递给她,说了句“我理解你现在的感受”。
话音刚落,便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理解,虽然我知道被爱的人劈腿是怎样的伤心欲绝,却终究无法完全体会她当时说想喝一碗孟婆汤的心情。
我们在特别饿和不太饿的时候,吃一个包子的感觉是不同的。
同样面对失恋,正在经历的伤心和回忆起来的伤心也是不同的。
因为那份心情,我经历过了,心里纵然留着疤但是早已不是那么疼了,而她那一刻正在经历,比较起来那一刻更疼。
当然,我们也不是想要所有的人都理解自己,就像我们只是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一样,我们也只是希望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理解自己而已。
一个创业者创业失败,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可惜,有人可怜,有人遗憾,也有人感叹,却极少有人理解。
对于我们,即使没有理解,至少会想要一份尊重。
对于2015年的我而言,那份尊重就够了,胜过无数的“为了你好”和类似于勒索的“你若怎样,我们就会怎样”。
一份两三千收入的工作换了便换了,又怎样呢?
不被理解的感觉,我们大概都有过。
就像我没法理解当时的父母长辈一样,他们也没法理解我。
时代不同,认知不同,观念也不同,只是谁也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任何一种关系中都如此。
2015年的离职,是没有被父母理解、没有被亲人理解,没有被很多人理解,可是又怎么样呢?
即使没有人理解也会去做,因为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关于人生方向的决定要自己做。
我们不能要求60岁的父母跟自己的观念一样,更不能要求80岁的祖父祖母跟我们的观念一样。
除非我们在相同的情况下像他们那样长大,或者他们像我们这样长大。
除了自己,没有谁能对谁的人生负责。
其实,真的没有谁能完全的理解谁。
太多时候我们需要理解,那种理解就像我们需要被尊重一样,即便是十分之一的理解,有时候也会成为最大的安慰。
也许,我们能遇到那十分之一的理解,却从没遇到过十分的理解。
就像很多人都说,“其实我挺理解你的”这个理解后面通常都有一个“但是”。
我们会遇到理解,但是那种完全的理解却不曾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