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4日星期三
追星日记(一)
从总角年华,至鬓生白发,匆匆百年,或是惊鸿一瞥,或是流光易逝。到了七老八十,回看这一生,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是你忘不掉,放不下的存在。
生于这个流量的时代,每个人身上貌似都标注了价码,应运而生的还有现在的内娱文化,相信每个人在自己年少轻狂时一定都有那么一两个疯狂迷恋的明星偶像,或是因为才华、又或是因为长相,更有胜者说是为了人品······我也有那么一段神奇的经历。
故事有点长,且听我徐徐而谈。
还记得十年前的六月,我那年应该是个初中生,懵懂无知,胸无点墨,每天都是溜须拍马,斗鸡走狗,毫无志气,上课打哈哈,下课笑哈哈。那个周末,我破天荒地打开了电视机,在全家人的注目下点开了很久都没看的综艺节目,然后往沙发上一躺,抱着瓜子就嘎嘎乐呵。电视机前走出了一位少年,圆圆脸、高鼻梁、大耳朵,齐刘海,眼睛眨巴眨巴的很好看,我一眼就相中了他,这不就是我理想中的青春偶像剧男主嘛,那天我翘着二郎腿坐在电视机前傻呵呵了很久,回过神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
作为白纸追星的我不知道从何下手,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省下早餐钱,放学后飞奔到学校的小卖部去买周边,还看到了限量版的照片写真,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存了一周的零花钱,花了整整五十元拿下写真,每天都抱着稀罕得不得了。当然,追星的过程可不是只自己高兴就好,还要拉拢别人一起乐呵呵才算有趣,我那时可是全班的周边大户,男孩女孩们都找我借书,我也很乐意,但有一次,我把书借给了两个男生,他们竟然在上边乱涂乱画,还是用签字笔,擦不掉的那种,这个真让我生气,我立即召集姐妹们对这两名男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儿生气。
慢慢的,我接受了那种和偶像一起被全网黑的感觉,渐渐的,我也不会轻易对别人说我追的是哪位偶像。学业的压力随即而来,学校也禁止大家带手机,我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不见偶像的动态,刚开始不太适应的,但事情太多,把发呆的时间都占满了,我也就不想了,只是偶尔课间休息,站在走廊上眺望夜空时,会想起少年的背影,只是模糊了。在校园里,我对偶像抱过最大的幻想估计也就是在体育课上跑步摔倒时,对方会从天而降,绅士的扶起,再加入个深情对视;又或是文化课时,对方突然站在教室门口,然后说:“大家好,我是班上的插班生。”然后径直走向自己身旁的空位。但是现实却是人摔倒了要学会自己咬着牙站起来,伸手拍拍衣袖的尘土,然后告诉自己,没事,小事;现实中爱神没有降临,打破幻想的是老师的提问和同桌的悄悄话,然后自己捂着嘴笑了笑,然后告诉自己想真多。
我的追星是很佛系的,我不会去参加他的生日会、演唱会、杂志、海报等等应援,主要是学生时代没什么储蓄,便能省则省了,做过最疯狂的行为估计也就是得知了演唱会的地址,一大早坐着高铁前往,然后蹲在体育馆门口听了一会儿,然后被好友拉走了,在奶茶店里看直播,五个人五台手机同时直播,不要太聒噪。时而呐喊,时而尖叫,恨不能全世界都知道我是他的粉丝,现在回想,有些无地自容,但更多的是怀念。后来才知道,那疯狂不羁的过去有个名字,叫做青春。
后来听说了撒老师的一句话:“你为什么追星,其实你是在追理想中的自己,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我们最应该爱的人,就是自己。”这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梦初醒,我是一个音痴,不会唱歌,也尝试过学乐器,但是在这方面毫无天赋,琴棋书画,我唯独对这琴,毫无办法,或许是遗憾吧,便把理想寄托给了他人。
追星女孩其实也是纠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个娱乐圈里,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更新换代的速度比手机还快速,我也尝试过放下,但后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又或者说是奇怪的心理。追了新剧,就会有新的偶像,但奇怪的是当我重新看到这个人时,对方的一颦一笑会让我瞬间清醒,然后重新喜欢上,我也查过这种“症状”有一个最简单的说法,你放不下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占据的你的青春年华,他背后藏着你的私心和过往,从他身上你可以看到十年前的自己,你放不下是自己,是遗憾,是你花了这么长的时间看着理想的自己长大,不舍得离开,所以我们最爱的其实还是自己。
还记得十年前的六月,窗外的槐花开了,在晚风里新沐过,我的目光里有明星的微笑,眼神里装满了少年的清风明月和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