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上进心的原因:
第一,分数成了唯一目标。学校教育过分注重分数,学生成了考试机器,不断受到分数排名打击。学生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学习兴趣。
第二,适得其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过于苛责,追求完美,漠视孩子点滴进步。或者超前教育、强化训练、过分溺爱,使学生缺乏学习愿望和学习动力。
第三,老师的言语打击。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根本成不了大事。你真笨!对学生冷嘲热讽,批评斥责,导致学生上进心逐渐消失。
第四,学生暂时遇到学习困难。
第五,缺乏理想和信念教育。学生往往没有远大理想和明确目标,缺乏自我激励,安于现状。不愿努力。
第六,读书无用论。部分学生想的是如何混到毕业,然后外出打工挣钱。
如何认识上进心?
第一,上进心的本质是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每个人都渴望上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上进平台。激发他们的潜力去超越自我。
第三,上进心也有成长过程。孩子们每攀登一个台阶就是一次跨越,就是上进心的真实表现。我们要关注孩子们进取心成长的过程。
第四,上进心往往与道德无关。
第五,不爱学习并非不上进。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第六,每个人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在知识基础,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要扬长避短。使学生走上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成才之路。
如何让上进心回归?
第一,赏识引导。
1.不吝赞赏。平时用微笑的表情和欣赏的语气去激励他们。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利用帮会掐长会交流平台,充分肯定,找回上进心。
2.识微知著。对于溺爱娇惯缺乏上进心学生,与家长沟通,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负责,有效激发增强上进心。
3.引入竞争。鼓励学生课堂上正确客观评价自我。号召每个教室客观明确评价学生。在班级位置粘贴学生的学习心得、课堂明星。
4.积极疏导。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及时疏导消极情绪。鼓励学生与积极乐观、上进心强的人相处。
第二,小步慢行。
1.缩小目标。确立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学习成绩就近目标。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获得快乐。
2.步步为赢。如写日记,先让他坚持写一百字。或者先摘抄100字。慢慢培养兴趣。然后再上升到200字300字。
3.慢补基础。教师家长要耐心,双方携手帮助孩子从基础开始补,一点点把漏洞补上。
4.理想先行。激情宣誓,自我激励。励志演讲,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班级文化,写下理想目标。
第三,长善救失。
1.发现特长。教育教学中经常利用孩子的特长来鼓励,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潜能。
2.善用榜样。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他们从榜样身上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
3.多方救助。缺乏上进的学生应当充分调动家长、课任教师、班干部等多方力量,对教育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教育。
4.力防失学。教育学生不要与不上学的学生交往。避免负面信息干扰学生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