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第467天
现在,是2025年10月4日,下午2点39分钟。
现在,我记得的一件事情,就是等文章和短视频做完后,要去带大侄子,去买水果。
为什么要带他去买水果呢?
因为,这个事情,是昨天答应他的。
为什么,会答应他去买水果呢?
因为,他昨天,想吃零食,我没有让他吃。
昨晚,我在煮火鸡面的时候,他扒拉着碗里面的紫菜吃,一点点的紫菜。
这个样子,是既心疼,又可怜。
但是,还是不能让他吃零食。
为什么不能吃呢?
因为,他有腺样体肥大的问题,晚上睡觉,会打呼噜。
还有的时候,晚上睡觉,会呼吸不顺畅。
所以,为了避免他的腺样体,继续产生症状,影响到他的健康安全。
所以,就不能给他吃一些零食。
除了零食以外,还有油炸的食物,还有烧烤等。
看着他,想吃都不能吃的样子,我就问问他,想吃什么水果。
然后,今天就带他,去买水果。
他说,想吃哈密瓜,想吃香蕉,还有什么来着?忘记了。
我说,这么多,你吃的完啊?哈哈。
他说,就是想吃。
我说,好,明天给你去买哈。
今天,我是中午起来的。
起来后,吃了饭。
就开始,教他做国庆的作业。
作业做完后,老妈就带着他,出去玩去了。
他出去玩的时候,还跟我说:让我上完厕所,就给奶奶打电话,让他回来。
因为,在辅导完他做作业后,我就感觉,想上厕所了。
就跟他说,去找奶奶。
他就说,让我上完厕所,给奶奶打电话,然后,让他回来。
他的意思,是想和我待在一起的。
恩,这几天,我朋友也回来了。
所以,可能除了休息、做事以外,我的其他时间,就和我朋友在一起玩。
就没有多少时间,和他待在一起了。
他还是想,和我待在一起的吧!
因为,我会从内心上鼓励他,我会在物质上,奖励他金钱,还有偶尔玩一下游戏。
我知道成长的过程。
那是慢慢的。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你只要做了,就会有进步的。
像侄子,现在读小学二年级,现在还小。
所以,还有很多的时间。
只要他每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
是每天,都完成一点的学习任务,这样的状态,就会非常好。
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很明显的进步的。
而不是说,国庆节7天,前四天玩,后三天猛赶作业,这就不好了。
我的看法是,每天都完成一点作业,力所能及的作业。
这样,每天又轻松,又得到了进步。
所以,我打算,在我的文章和短视频,做完以后,就带他出去买水果。
之前,我的想法是,我去买回来,给他吃。
现在,我的想法是,我带他出去,我把钱给他,让自己去挑水果,去花钱,让他自己经历一下,这个完整的过程。
这比我,给他买回来要好。
我带着他上街,去水果店,花一次完整的钱。
之前,他们暑假在家的时候,我也带他们,去零食店。
我说,我负责给钱,你们自己挑选,预算是每人30元,一共就是60元。
你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不干涉,但是,你们的预算是60元。
他们表现的,就非常好,自己挑选,自己计算价格。
还有什么呢?
是啊?
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
第一个事情,是进步,就是学习任务,每天做一点,日积月累,不要说,一天做非常多,想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第二个事情,是金钱,尽早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能力,自己学会管钱,花钱,甚至是想办法,去赚钱。
例如说,在我看来。
如果,利用金钱的奖励,引导孩子,去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例如,学习、锻炼、休息,这就是好的花钱,这笔钱,就是该花的。
这不算是金钱诱导,我们的目的,是用成本极小的钱,在培养孩子,一些对整个人生,都非常好的习惯。
第二阶段,就是当孩子,有了金钱以后,再去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知,之前的对话中,我们就说过,认知,就是客观事实。认知,就是思想和行动。
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客观事实。
如果说,得到的客观事实,与自己的期望相符合,那么,就说明,我们的认知,也就是思想加行动,是正确的,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如果说,得到的客观事实,与我们的期望不符合,那么,就说明,我们的认知,也就是思想和行动,是错误的,是不合符客观事实的。
接下来,要么调整自己的认知,与客观事实相符。
要么,重新认知自己认知,调整自己的期望。
恩,希望deepseek大哥和GPT大哥,帮我分析一下今天的文章。
还有,腺样体肥大的二年级男孩子,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可以吃什么样的食物呢?哈密瓜和香蕉,可以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