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4年4月。
时间回到30年前。1990年4月18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把浦东推向了中国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开发开放浦东的大幕拉开。
浦东,因位于黄浦江东岸而得名,面积1210平方公里,约占上海的1/5。浦东和浦西一江之隔,但在开发开放之前,浦东主要是大片的农田和极少数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和浦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18年,面对浦东荒土孙中山感慨道:如果浦东发展到浦西的水平,那中国就不得了了。1991年春节,邓小平在新落成的新锦江饭店41层旋转餐厅,看着浦东新区地图和模型感慨道:“浦东开发迟了,迟了至少5年。”他说:上海的开发可以面向全世界”。
的确,浦东开发开放对中国的意义非同小可。这是一面旗帜、一张王牌、一个龙头、一块试验田。此后,一代代浦东人开始了在这块土地上的创造和拼搏。而彼时的我,还在北方一座十八线小城读小学。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在13年后 ,我会来到这座城市。我的命运会和这座新城汇合、连接,从此展开人生的新起点。
二:2007年9月。
这一年9月份,本科毕业后的我考到上海读研究生,第一次来到来到浦东。作为一个新上海人,自是有许多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想念家乡蓝的晃眼的天,软的温柔极了的云,还有冬天厚厚深陷的积雪,和初春冰雪融化的声音。
但成长和变化是人生的主题。来到浦东,意味着我和这里有缘分,只有投入热气腾腾的现实,把自己放在当下真真正正活起来,才能体会到生活本来的乐趣。于是,在浦东,慢慢完成了读书、就业、成家这些人生课题。对浦东也越来越熟悉,这里也越来越有了家的味道。
彼时,浦东开发开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和深入。从1990年开始,浦东紧抓每一次重要的时代机遇,实现了成长和嬗变。浦东已经慢慢从一片有待规划的“图纸”,一步步转化为现实。作为一名公务员的我,有幸参与到浦东的建设,虽然每一天的工作都很具体事务性,但仍然要努力在工作中找到价值和意义,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助力。
三:2020年4月。
30年沧桑巨变,浦东新区正从阡陌农田变身为现代化新城。这个土地占上海五分之一,人口占四分之一的新区,每年却能为上海创造三分之一的GDP,在这片昔日的贫瘠之地,奋进的力量创造了无数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30年来,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今天,“浦东故事”仍在继续。我的故事也在继续。就像这个年纪所启示的一样,我有懂得,也有困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应该叫做:成长。是的,和浦东一样,我们都在成长,仍在前进。
30是而立之年,是有收获也有困惑的年纪。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在两千多年前说过:先对自己说,你将成为什么,然后再告诉自己,必须要做什么。
在浦东,我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他给了我宽广的世界和视野,而我也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由我亲自写就、亲自演绎。
浦东这方土地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释放青春与梦想。我们虽然是普通人,但却可以活出不普通的 super normal。每个人都淋漓尽致的活出自己,散发出自己的光,这些光会汇聚成这个五彩斑斓、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城市。而他的美好也将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显现。
最后给即将不惑之年的自己:愿你依然心里有火、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