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个别人物看法
杜少卿,一个极慷慨的,人人们有求必应,哪怕是卖田卖屋,都愿意凑钱来给有困难的人。所有人都知道,就他那样花钱,家里纵有金山银山,也会变成空山。我以为作者想让我们看看至善之人是如何落魄的,可是他拒绝征辟制之前,我在对他的有求必应看作迂腐愚昧,作者塑造的这个形象,大概是一个至善的、接近圣人的存在。之所以用接近是我心中的圣人,一直是至善的完美的受人尊敬的,他的乐善好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人之初,性本善”。在听课时,老师说,性本善本并不一定是本性,也可以解释为向善,是一种状态。少卿一直都是这种状态。无论他对他的朋友有多好,他所谓的朋友们也只是把他当作“钱朋友”,一个无密码的提款机,明里暗里讥讽他,人们总是更多的是嘲笑他钱多人傻。所以呀,无论一个人再怎么遵循着性本善的原则,他也不是圣人。要做圣人,一定不应该存在一点儿不和谐的声音。因此,我在想,圣人可以存在吗?杜少卿过于迂,迂则不可为圣。圣人也,必极善,而事实证明这并不会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圣人不存在。
我对书中的匡超人也有一定印象,他年轻的时候,读书勤奋,也是孝子。父亲临终前的叮嘱,他终究是忘记了,在他落魄的时候,潘自业帮了他很多,后来潘自业做的坏事被揭发后,锒铛入狱。有人劝匡超人去看他一眼,他却怕牵连自己。那时的匡超人,不再是不是年少的少年。反观潘自业,虽做坏事挣钱。却很照顾匡超人。好人总是会变坏的,坏人也会做好事,人性的好坏是共生的关系,人太好,活不久,;太坏,会有惩罚,活的最长,最好的人亦正亦邪。在看陶勇医生采访的时候,他说他见到一个病人家属偷钱,他也扶一个骨折的病人上了楼梯,你能说他是坏人吗?
王玉辉生平有三志:纂三书。礼书,将三礼分起类来,如事亲之礼,敬长之礼等类,将经文大书,下面采诸经子史的话印证,教子弟们自幼习学。字书,是七年识字法。乡约书是添些仪制,劝醒愚民。
我总觉得王玉辉的志向乃鸿鹄之志,于是心生敬意,然敬意越大,恨越大,他的女儿要为夫殉节时非但不劝,反而在她死后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大笑着走出房门去。他的女儿送入了烈女祠。其实,再知晓全书讽刺的基调,这一处强烈对比真让人深感痛心,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不过尔尔。
最后几章草草的看完了,书中生活的百态以及历史的传承以及每一个人物,都可在我们的现实中找到。我看到了中国社会很多传统:人与人之间是很喜欢互相帮助的,里面太多人落难,又有太多人愿意倾囊相助;里面的包办婚姻真如现代人眼里一般不幸吗?无论杜少卿如何“挥霍”他的妻子也从不抱怨;多少才子抱得美人归,美人不抱怨,大家的顺从才让婚姻得以延续,对他们来说,不背叛世俗才是幸运的。
严监生真的是吝啬鬼吗?我们若断开读,在他死前伸出两根手指头,说要掐断一颗灯芯才咽气时确实是嘲讽。我至今也没有想到,他也会在其他方面花钱,哥哥有难,他愿意为他花钱打点,妻子王氏生病,他也花很多钱请来医生,就这么一个人被断章取义为吝啬鬼有点不公,后来查阅一些资料才知道,这个形象相表达的是对他人慷慨,对自己吝啬。还有一段也让人对范进的误解很深,编者选文想借胡屠户的态度来讽刺,但造成我们的偏见,其实范进的文是好文,只是从来没有哪个官员愿意认认真真的看,于是频频落榜,后来总算遇赏识他文章的人了,他中举后是疯了,也清醒过来,做他的官去了。
小说里的人物一个一个死去,世上总有人如影子这般随他们活着。